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新兵的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品质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新兵训练时的心理指导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曾经完成过训练任务的新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新兵积极心理品质评估问卷(PMCS-R)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某部队男性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其调查1 322名新兵,其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与特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544,P<0.05),与特质积极应对、积极心理品质呈负相关(r=-0.280,-0.201,均P<0.05).以应激事件影响总分为因变量,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分和特质应对方式各维度分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分析,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智慧和自控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应激反应总分变异的32.4%.结论 积极心理品质和特质应对方式可影响新兵的心理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部队新兵人格倾向特征。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某部队1 962名男性新兵进行抽样调查,并与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 (1)除表演型、反社会型分量表外,新兵其他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P<0.05);新兵人格倾向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在7.25%~36.07%。(2)低年龄组新兵在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依赖型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得分均高于高年龄组新兵(P<0.05);父母关系和睦的新兵各个人格倾向亚型(除强迫型外)得分均显著低于父母关系不和睦新兵的得分(P<0.05);农村与城市新兵的偏执型、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和被动攻击型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市新兵人格障碍得分更高(P<0.05);除分裂样型、自恋型、强迫型分量表外,独生子女新兵其他分量表及总量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新兵(P<0.05)。结论新兵的人格倾向问题好于大学生样本,低龄、父母关系不和睦、居住在城市和独生子女新兵有更多的人格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新兵抑郁的影响,探讨自尊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 -SF)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25名男性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控制年龄后,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预测抑郁的回归系数为正;自尊在抑郁上的回归系数为负,在儿童期创伤经历各个因子和抑郁症状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其中介作用显著。结论童年期创伤经历显著影响新兵抑郁,并能通过自尊间接作用于抑郁,但自尊不能改变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新兵军事训练成绩与积极心理品质等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部队18~23岁的300名男性新兵,采用新兵积极心理品质评估问卷(PMCS-R)、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尊量表(SES)对其进行评定。军事训练结束后对新兵进行精准射击、投弹和3000米跑步考核。分析新兵军事训练成绩与积极心理品质、应对方式和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射击成绩与负性事件呈负相关(r=-0.169,P<0.05);投弹距离与部队压力、适应能力和自控呈负相关(r=-0.130,-0.137,-0.122,均P<0.05);3000米跑与部队压力、适应能力和自尊得分呈正相关(r=0.147,0.131,0.181,均P<0.05),与预期、11种积极心理品质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和年龄呈负相关(r=-0.238~-0.139,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负性事件能解释射击成绩2.9%的变异量(F=8.210,P<0.05);自控和适应能力能解释投弹距离成绩4.5%的变异量(F=6.460,P<0.05);信仰和预期相比可以解释3000米跑步7.6%的变异量(F=11.431,P<0.05)。结论:自控、信仰、负性事件、适应能力和预期是影响新兵军事训练成绩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抑郁、躯体化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326名成年男性,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自杀态度问卷(questionnaire of suicide attitude,QSA)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抑郁占0.9%,躯体化阳性占20.2%,成年男性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主要集中在矛盾或中立态度。不同文化程度、独生子与否、家庭月收入情况等在SDS、QSA得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总分与躯体化、自杀态度得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成年男性的自杀态度与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周然 《医学综述》2013,(23):4283-4286
该文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文献阐述的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的发展史与现状,探究了影响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开展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会诊医师、邀请会诊的医师,患者的疾病特征和目前社会制度、体制以及医院的管理模式.此外,还对未来发展联络会诊精神病学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增强医师自身的能力,改善患者状态的评估方法,建立联络会诊精神病学团队,介绍会诊指引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保卫国家的重要群体,军人长期承受着睡眠问题的困扰[1].调查发现,在近年军事活动频繁的美国,有高达74%的部署作战军人睡眠质量较差[2].并且军人的睡眠问题在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预测作用方面,已经超过了抑郁与绝望感[3].已有研究表明,生活环境及情绪问题等对于睡眠的影响较大[4-5],并以焦虑与抑郁对睡眠影响的研究最为广泛.而临床调查显示,情绪障碍患者中有约50% ~ 90%合并有焦虑情绪,焦虑症患者亦有60%~70%可合并有其他情绪障碍[6].相比之下,焦虑情绪的影响较抑郁情绪更为普遍[7],因此本研究重点讨论焦虑情绪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军人睡眠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10年前后同地区不同集训新兵的睡眠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7名集训新兵进行评估,与10年前同地区集训新兵的睡眠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目前集训新兵PSQI总分为(18.69±1.52)分,新兵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16.0%,显著高于10年前(χ2=4.70,P0.05);其中睡眠时间缩短,催眠药物使用增多,日间功能障碍较10年前减轻(P0.05);影响新兵睡眠的主要因素与10年前基本一致,仍以心理健康水平为主。结论:目前集训新兵睡眠问题不同于10年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仍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男性新兵的自尊特点,以及自尊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1 936例男性新兵进行积极心理品质评估问卷(PMCS—R)和自尊量表(SES)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t=-3.081,P<0.05)、文化程度(F=18.239,P<0.05)和生源地(t=-2.041,P< 0.05)新兵的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和生源地后,自尊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正相关(r=0.386~0.54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中勇气、超越和智慧能显著正向预测自尊(F=315.144,P<0.05),可解释新兵自尊总变异的32.9%.结论 积极心理品质能预测男性新兵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