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描述深圳市SA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通过对医院收治的53例病人进行病例汇总及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 深圳市53例SARS患者男比女为1.4:l,20~40岁的有29人(54.7%)。2、3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地点罗湖区及福田区各为19、20例;发病职业分布无差异。53例中30人(56.6%)有接触史或/及去广东其他城市、香港旅游史,其中于医院接触而发病的有9例(17.0%)。53例中有5个家庭发生家庭聚集病例,2个单位出现群发病例,共累及21人(39.6%).死亡2人。深圳医护人员无一人发病。结论 此次SARS于深圳流行过程中,以青壮年发病多见,男性发病稍多.发病地点多为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多有接触史或/及旅游史,呈家庭聚集及单位群发的特点。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并坚持服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防止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医院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对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深圳东湖医院的一线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及行为因素问卷调查,并抽血送检SARS抗体。结果:(1)339名医务人员,其中一线接触患者医务人员168人,无一人发病。(2)一线医务人员118份血清标本,深圳市CDC检测60份全部阴性,我院检测118份均阴性。(3)病房严格划分医务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设立二道间,病房通风良好。(4)全院97.2%医务人员服用了病毒唑,其次是达菲和抗病毒中成药,并一直间断使用。(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几乎100%穿了隔离衣,戴1个一次性口罩加1个12层棉口罩和流水洗手。(6)100%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内正常回家生活,大多数医务人员在下班回家前没有洗澡及更衣。结论:严格科学的消毒隔离方法,良好的病房结构及通风,药物性预防能有效控制SARS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4.
HBV前C区基因变异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为探讨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及肝脏炎症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相结合,对深圳地区30例HBV感染者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1996年6月~1997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性20例,女性10例,其中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大样本病例与对照研究明确xCT基因功能性SNP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明确其调控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对xCT基因rs1312037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频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核菌特异性抗原IFN-γ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和放射影像学分数反应不同基因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xCT基因及其相关的CXCL1、CXCL2、IL1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等位基因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678,P>0.05),选择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rs131203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核病的易感性相关,其中结核患者组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0.2%,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29.8%;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66.8%,等位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33.2%,两组之间的等率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OR=0.86)。AA基因型患者的结核菌特异性刺激分泌的IFN-r斑点形成细胞数量及炎症反应指标明显高于基因型GG的患者,基因型AA的细胞xCT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结论 xCT基因rs131203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结核感染的易感性相关,并且rs13120371位点是功能性SNP,等位基因A可能增加结核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ivudine)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Lamivudine每天100mg联合胸腺肽40mg隔日肌注1次,对照组70例单用干扰素αα-2b,5MU隔日肌注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88.23%,生化应答率为88.23%,HBeAg阴转率为55.88%,HBVDNA阴转率为88.23%,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48.58%,34.29%,48.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amivudine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迅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促进HB Ag抗HBe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30例慢性HBV感染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10例,其中无症状HBsAg携带者9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12例 CHB组);慢性重型肝炎9例(CHF组),平均年龄36.4岁(13~5岁)。21例行肝活检。肝炎分级分期按1995年北京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标准。所选病例全部为HBsAg(+)抗-HBe(+)、及抗-HBc(+)。 2.血清HBV标志物:采用微粒酶联免疫法系统及试剂盒(Abbott,USA)。 3. RFLP分析参照文献[1]进行。将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合a干扰素(cIFN)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探讨临床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方法选择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8例,给予CIFN 15 μg,隔日皮下注射,加病毒唑450 mg,tid口服,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30例,单用干扰素a-2 b,3MU,隔日肌注1次,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状况,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和临床副作用.结果疗程结束时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89.47%,生化应答率为89.47%,病毒应答率为71.05%;对照组分别为83.34%、83.34%、66.67%(均P>O.05).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7.37%,而对照组为16.67%(P<O.05).两组副作用均有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白细胞下降、肌肉酸痛等(P>O.05).结论CIFN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症,促进HCV-RNA阴转.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完全应答显著优于单用干扰素.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医疗机构处于应急状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深圳市唯一定点救治医院,承担全市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截至2020年3月7日,全院累计收治确诊患者419人。在疫情防控中,医疗防护用品的储备和使用关系到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多渠道储备防护用品、监测防护用品每日用量、设置防护用品预警、建立突发疫情防护用品保障机制等工作开展情况,供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 1997年Nishizawa发现输血传播病毒 (TTV)后 ,认为与非甲 庚型肝炎有关 ,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TV与 (TLMV)作为肝炎病因 ,即使存在 ,也非常有限。最近 ,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与TTV相似的小DNA病毒SEN病毒[1] ,对此研究较多的是SENV D和SENV C/H ,它们与输血后非甲 庚型肝炎关系较密切 ,有报道急性输血后非甲 庚型肝炎中的SEN V阳性高达 92 % ,但对其他人群的研究表明不到 6 %的SEN V感染与肝炎有关。关于SEN V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非甲 庚型肝炎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根据Takej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