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39例,术后3个月、6个月及之后的每年对病人进行随访,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结果 39例病人分型有1A:Ⅰ型1例,1B:Ⅱ型8例,1D:Ⅳ型17例,2B:Ⅱ型2例,2D:Ⅳ型1例,2E:V型10例。平均瘤体最大直径为(42.4±11.2)mm(23.0~77.0 mm)。3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29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9例,术中行一侧髂内动脉栓塞9例,行双侧髂内动脉均栓塞1例,手术时间为(49.0±17.0)min(35.0~87.0 min),术后随访(31.9±17.7)个月(5~69个月),术后除1例左髂动脉瘤破裂且合并肾衰竭的病人死亡,其余病人均好转出院,复查CTA示髂动脉瘤被完全封闭,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孤立性髂动脉瘤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CT等检查能够早期诊断。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注意在术前根据髂动脉瘤的累及范围,近远端有无足够的锚定区进行分型,并对不同分型进行有差别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heatham-Platinum腹膜支架(CCPS)临床治疗主动脉缩窄(C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CCPS支架治疗的11例Co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CPS支架1枚,缩窄病变得以明显扩张,缩窄处直径由术前(4.76±0.89) mm扩张至术后即刻(12.86±0.90) mm(t=24.86,P<0.001),平均跨缩窄收缩压压差由术前(38.55±10.02) mmHg下降至术后即刻(9.82±6.60) mmHg(t=10.8,P<0.001);术后随访3~79个月,平均(31.91±27.5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耐量明显改善,无内漏、急性主动脉壁损伤、再缩窄或狭窄、穿刺部位血管损伤或死亡.结论 CCPS植入治疗CoA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可有效避免主动脉壁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直肠癌侵犯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肠镜活检且拟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腔内超声检查.参照TNM分期标准,结合CT表现,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分期对照.了解直肠癌腔内超声分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通过肠镜采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经EUS检查发现正常肠壁表现为5层结构,根据直肠壁5层结构及邻近器官的改变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肿瘤旁直径≥5mm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回声病灶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结果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结合肠镜、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肠镜在直肠癌的术前确诊、定位及定性与术中所见及术后诊断基本相符.EUS结合CT表现对直肠癌侵犯深度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对直肠癌术前TNM或Dukse分期有一定的价值.术前EUS结合肠镜、CT检查可以为直肠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肠镜、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大约有55万人死于大肠癌,并且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升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大肠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环氧化酶(COX)两种形式之一的环氧化酶-2(COX-2)除参与炎症反应外,其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且发现许多抑制环氧化酶的药物能够预防和治疗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肿瘤的靶分子,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磁共振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附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51例,采用MR平扫、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1例肝门部胆管癌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软藤样扩张",肝门区胆管狭窄、中断或腔内充盈缺损;32例MRI肝门区可见稍长T1、稍长T2的肿块影,19例未发现明确肿块;增强扫描32例可见肿块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19例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结论增强前后MRI可以显示HCC的特征性改变,如联合应用MRCP则有助于提高其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