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连续入院行PCI的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正常剂量组(10mgt.i.d p.o,甲组)、强化剂量组(20mgt.i.d p.o,乙组)、对照组(丙组)。6个月后分别比较甲乙丙三组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300例患者中男性228例、女性72例。住院期间甲乙丙三组比较:心绞痛9%VS8%VS9%;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MI)O%VS2%VS1%;再次缺血性血运重建(TVR)3%VS2%VS3%;心源性死亡4%VS6%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三组比较:心绞痛12%VS9%VS20%;再次AMII%VSO%VS1%;心源性死亡2%VS4%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率3/33(9.1%)VS2/30(6.7%)VS12/32(37.5%);TVR3%VS2%VS11%,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剂量ATRA防治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桥式结膜瓣多年来已广泛用于结膜缺损的修复,但由于向远端转移紧张度大,使修复大面积结膜缺损受到限制。我们自1989年以来采用将结膜瓣基底部向远端加宽延伸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角膜异物1900例统计分析情况。男1421例,女479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新生儿至68岁,平均29岁,右眼1086例,左眼705例,双眼109例。其中工人893例,农民627例,军人19例,干部60例,学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溃疡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晚期穿孔或濒临穿孔的病例,常只能是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术。我们自1995年11月至1998年11月对53例5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5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4岁,平均40岁。首诊时间5~40天,病程16~220天。溃疡面在3mm以下者5眼,4~5mm者49眼,6mm以上者19眼。穿孔6眼,濒临穿孔5眼,后弹力层膨出5眼,前房积脓38眼。1.2 治疗方法 (1)角膜溃疡灶刮除:刀片垂直于角膜病灶,由中央区向周边方向轻轻刮除菌苔,…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晚期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建华  王东毅 《人民军医》2000,43(6):358-358
1996~1998年,我们对晚期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15眼)行全结膜瓣掩盖术,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2~74岁,平均41岁。病程23~220d,平均62d。角膜溃疡范围均在7mm2以上,其中溃疡达角膜缘7眼,后弹力层膨出6眼,穿孔6眼,前房积脓8眼。视力为手动至光感。角膜刮片均查见真菌丝。12 手术方法 术前控制眼压。用2%利多卡因15ml行角膜缘环形结膜下浸润麻醉。刮除部分菌苔及腐烂组织,10%碘酊烧灼溃疡面[1]。沿角膜缘环形剪开睑裂部,结膜水平延长切开5mm。向赤道方向分离结膜组织,试提结膜瓣,充分包裹…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综合处理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31例连续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 (37例 )和非老年组 (94例 )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女性、高血压和无血流现象显著多于非老年组 ,而吸烟、术后TIMI 3级血流和支架植入数显著少于非老年组。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病死率 (10 .8%)高于非老年组 (0 %) (P <0 .0 1) ,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10 .8%)亦高于非老年组 (1.1%) (P <0 .0 1) ;而两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靶血管重建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随访 6个月时 ,老年组患者总病死率 (16 .2 %)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2 .1%) (P <0 .0 1) ,非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2 1.2 %)亦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4.3%) (P <0 .0 1) ;但两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PCI治疗老年AMI疗效显著 ,但不如非老年AMI。  相似文献   
8.
王才华  陈万春  王东毅 《上海医学》2004,27(12):929-929,F007
患者女,44岁,有B型预激综合征病史,经常发作。2003年6月30日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1.16s,心率51次/min,心室波形态呈rsR’型(上行),qRS(下行),QRS 0.14s,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型,P’3、P’7为房性早搏,P‘3-R间期0.12s,R3 0.12s,QRS增宽,上升支缓慢,呈较典型预激综合征(wPw)图形,P’7-R7间期0.18S,冲动沿房室结(AVN)下传,QRS与窦性者相同;P’3揭示旁道的存在(图1,见英文目次后)。  相似文献   
9.
心肌桥致心绞痛、心肌梗死三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桥 (myocardialbridge)是罕见的冠状动脉(简称冠脉 )畸形之一 ,冠脉造影证实其发生率为0 .5 %~ 16 %之间[1,2 ] 。由于导致心肌缺血事件的机制有别于冠心病 ,且治疗有所不同 ,已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4月行冠脉造影 2 6 6例 ,发现心肌桥 3例 ,现报道如下。病例 1:男性 ,6 8岁 ,活动时或静息状态下反复发生频死样胸痛 4个月 ,每次持续 5~ 10min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能缓解。查体 :血压 12 0 /75mmHg ,心率 6 0 /min。心电图 :无异常。化验 :总胆固醇 4 .75mmol/L…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5岁。多次晕厥入院。超声心动诊断右房、右室扩大、收缩功能不全.心室晚电位终末40ms均方根电压9.6μV,低于40μV持续时间116ms,滤波后QRS间期158ms,提示阳性。DCG记录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呈左束支阻滞型(图略)。临床诊断右心室心肌病。图1为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4次/min,P—R间期159ms,QRS宽度160ms。V1、V2 QRS波rsR′型.QRS波后可见1个向上的波(箭头所示),Tv1~Tv4倒置。图2为心向量图的水平面QRS及T环,箭头所示为产生心电图QRS波后向上波的心电向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