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结果对56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随访,其中一期治愈患者49例(87.50%),延期治愈患者5例(8.93%),治愈率96.43%,随访至今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无效患者2例(3.57%),均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后痊愈;手术前,患者VAS评分为(5.80±1.12)分,Lund-Kennedy计分为(7.72±2.08)分,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88±1.05)分和(2.37±0.86)分,Lund-Kennedy计分分别为(3.75±1.87)分和(1.63±1.35)分,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计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结论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应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耳鸣患者1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5 mg/次,1次/d,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12 mg/次,3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耳鸣程度、听力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87.64%)显著高于对照组(4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耳鸣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听力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脱敏汤治疗外邪犯肺型变应性鼻炎(AR)疗效及对中医症候、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间120例AR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应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脱敏汤。比较两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比值(Th1/Th2值)、血清嗜酸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相关指标(EOS、IgE)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Th1/Th2比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脱敏汤能通过控制机体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多途径改善AR患者临床疗效,使其症状体征缓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将186例鼻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对照组单纯采用止血海绵填塞3d后取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4.2%、91.4%和47.3%、74.2%;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治疗鼻腔出血较单纯止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具有见效快、治愈率和有效率高、副作用少、患者痛苦轻、经济负担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63例喉鳞癌术后组织为观察组,31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CD74和MMP-7的表达。结果两组中CD74和MMP-7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CD74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密切相关。观察组MMP-7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D74和MMP-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CD74和MMP-7高表达,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明显促进作用,CD74和MMP-7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186例鼻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对照组单纯采用止血海绵填塞止血。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4.2%、91.4%和47.3%、74.2%;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鼻内窥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治疗鼻腔出血较单纯止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具有见效快、治愈率和有效率高、副作用少、患者痛苦轻、经济负担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