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宇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123-124
目的探讨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20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声嘶(56%),其次为咽痛(28%),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少见(9%),结核抗体(TB-Ab-IgG)多数阳性(81%)。结论喉结核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声嘶、咽痛等局部症状严重,而全身症状轻;综合详细的病史,结合电子喉镜、胸部X线、血沉及结核抗体检查(TB-Ab-IgG)对诊断有帮助,确诊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结构出发介绍Aurora激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 Aurora激酶抑制剂骨架特征和结合模式,以及进入临床的Aurora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结果和结论 Aurora激酶家族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兴靶标。腺嘌呤骨架可能是设计高活性Aurora激酶抑制剂的重要母核。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人体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应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骨内的重要组织器官具有复杂而精细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诸如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耳科手术对手术的应用解剖要求极高。传统的颞骨解剖教学仅仅停留在平面示意图或模型教学的水平上,其三维立体空间解剖信息和精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受到颞骨标本来源的限制,又使得大量的尸颅解剖和颞骨训练不能广泛开展。而建立在数字化人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颞骨解剖技术不仅包含全部三维空间解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界面与学员互动,具有信息真实、直观生动、形式丰富、易于理解的特点,成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1020名噪声作业工人常频听力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稳态噪声及脉冲噪声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不同特点.结果 脉冲组的语频及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工龄段稳态组(P<0.01).脉冲组的语频及高频听阈均明显高于同工龄段稳态组(P<0.01).2组2 kHz处听阈变化明显,与各组其他频率听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脉冲噪声对听力的损害大于稳态噪声.2组常频范围内2 kHz对噪声的敏感性均比其他频率更明显,较平均听阈更易反映听力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失调疾病的热门靶标。BTK有多个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研究,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其代表性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对于套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示出突出的治疗活性,已被批准上市。本文对BTK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研的BTK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传出前庭神经元与传入前庭神经核的神经联系。方法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射到大鼠面神经膝内侧传出前庭神经元区,经过48 h的逆行轴突运输后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在脑干中显示被标记的神经元。结果 在双侧前庭神经内侧核及外侧核中均发现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标记细胞,以注射示踪剂同侧前庭神经内侧核数量最多。结论 传出前庭神经元与前庭神经核间存在神经联系,本试验的结果提示前庭神经系统中可能存在前庭传人-传出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焦宇  马哲函  胡一多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7):F0003-F0003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微波辐射治疗耳鸣,分析影响耳鸣疗效的因素。方法:对70例耳鸣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耳鸣相关检查,对耳鸣改善分值在性别、年龄、病程、耳鸣频率及听力下降程度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听力下降程度与耳鸣改善程度无明显关联(P〉0.01),而年龄、病程、耳鸣频率与耳鸣改善分值有关联(P〈0.01)。结论:性别、听力下降程度与耳鸣疗效无关,年龄越小、病程越短、耳鸣频率较低者疗效越好,反之则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HPLC/MS) 法对体液中微量的羧酸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仍然是一个难题。近年的研究显示采用衍生化质谱增敏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此类方法测定微量羧酸物质的研究,并对研究中所采用的衍生化试剂和化学反应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日益进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暴露于噪声之下的工人的重视。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主要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因此作者对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520人进行听力状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个人情况调查及纯音听阈测试均由本科专业人员进行,个人情况调查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工种、噪音接触年限及是否进行个人噪音防护。纯音听阈测试是在经听力部门检测合格的密闭、隔音的听功能检测室内进行,听力计使用的是丹麦产科丽纳型听力计。受检者主要从事打压、焊接、破碎、皮带等作业,噪声暴露强度在79.2~101.5 dB之间。其中男486人(占93.46%),女34人(占6.54%);年龄21~58岁,平均36.4岁;接触噪声工龄4~27年,平均15.2年。结果根据GBZ49-2007标准,发现轻度噪声聋35人占(6.73%),中度噪声聋24人占(4.62%),重度噪声聋8人占(1.54%),听力正常453人占(87.12%)。结论本次调查发现纯音听阈测试是主观听力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测试方法,尤其对大范围的听力普查及耳聋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它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这是其他主观及客观听力测试所不能代替的。对长期接触噪音及已经发展为噪音性耳聋患者,及早做到耳部防护,声源消声和隔音工作等可有效避免耳聋及延缓耳聋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耳鸣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适宜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应用银杏制剂联合甲钴胺对144例以主观性耳鸣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影响治疗效果的6项指标,包括年龄、病程、健康状况(并发症)、匹配响度、匹配频率与纯音听阈升高最高频率的一致性、听力改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44例患者中,治愈37例,有效69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73.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该药物疗效影响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听力改善(OR=2.829,P<0.01)、病程(OR=0.307,P<0.01)。结论银杏制剂联合甲钴胺治疗主观性耳鸣有效,听力改善的程度越好,病程越短,则治疗效果越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