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新的洁净产房在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投入使用,本文从平面布局、建筑装饰、配套设施、净化空气处理系统等方面对洁净产房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供其他医院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水平变化情况,我们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30例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的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30例均系住我院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诊断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标准,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58岁,平均(36.2±18.7)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住院期间的预后。方法将连续247名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分为3组:≥75岁为高龄组(研究组,63例),65~74岁(老年组,80例)及<65岁(低龄组,10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高龄组及两个对照组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安全性及住院期间的预后。结果高龄组患者的外周血管严重病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钙化弥漫性病变多于两个对照组,但三组PCI治疗的成功率相当(分别为90.5%、93.8%和95.2%,P>0.05);高龄组患者PCI后24h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龄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7%、7.5%、2.9%,P=0.02)。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的高龄AMI患者直接行PCI治疗安全可行;但近期疗效略逊于低龄患者。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断大剂量他汀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入院时及出院后持续使用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包括非ST段抬高者在内)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大剂量治疗后血清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方法接受标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在入院24h内即开始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并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继续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d),出院后均接受长期随访,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记物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持续大剂量(40mg/d)用药组(A组,50例)和大剂量中断组(B组,0-20mg/d,6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时期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后除他汀药物外的其他治疗情况无明显不同;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个月的大剂量调脂治疗。(2)两组患者的hs-CRP、IL-6等水平随服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B组患者在中断大剂量治疗后hs-CRP、IL-6的降低程度不如A组;第6个月时B组患者的hs-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的A组患者(hs-CRP:2.62(1.41~16.12)mg/L vs 1.53(0.36~7.92)mg/L,P〈0.01;IL-6:9.61(3.26~17.86)ng/L vs 5.26(0.20~10.51)ng/L,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坚持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后hs-CRP等炎症标识物水平持续下降,中断大剂量治疗后炎症标识物水平将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以NT-proBNP监测指导心衰的治疗强化了心衰的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以NT-proBNP为指导的高强度的药物治疗是否会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呢?就这个问题,美国学者Wijk等对NT-proBNP指导和症状指导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了比较,即TIMI-CHF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56例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rhBNP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心衰治疗;rhBNP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rhBNP 0.15 μg/kg,缓慢静脉推注后以0.0075~0.0100 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48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血压、心率、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尿量和治疗后2周LVEF及肾功能、NT-proBNP水平.结果 rhBNP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0).治疗后2周rhBNP组的LVEF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P=0.035,P=0.027).rhBNP组治疗后48 h及2周时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42,P=0.029).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ADHF患者静脉应用rhBNP能够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提高LVEF,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9例(7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共7例(58%),冠脉造影检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7例(58%)。6例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2例给予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期间血栓均消失。4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l例发生脑梗死后加用华法林,3例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机化。1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并接受PCI治疗患者,充分衡量获益及出血风险,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尽管传统上认为它是一种以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各种流感大流行中,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超过了所有其他原因[1]。虽然接种流感疫苗已被推荐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但目前流感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疫苗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的获益证据不充分。因此,本文将对流感与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 (CP)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 10余年来倍受关注的课题 ,早期的研究多认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近几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因此 ,肺炎依原体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确切关系仍不明确。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为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月收住入院的UAP患者。入选标准 :UAP包括初发劳累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及变异心绞痛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前 2 4h内应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症状持续不超过 30min ,且包括以下任一条 :(1)…  相似文献   
10.
尽管冠脉造影可能低估较重的冠脉弥漫性病变,但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因为是侵入性检查,可造成为数较少的严重的并发症。在要求安全性更高和花费更合理的情况下,非侵入性冠脉血管造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