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 5年 8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共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手术 6 9例 ,肺静脉肉瘤全肺切除 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1例 ,女 19例 ,年龄 16~ 71岁 ,平均 5 1岁。左全肺切除 4 9例 ,右全肺切除 2 1例。其中心包内切除 5例 ,有 2例伴部分上腔和右心房切除 ,1例伴部分左房 (包括一侧肺静脉 )切除。3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 ,同侧肺叶复发再行余肺切除。同时行部分胸壁肋骨切除 +胸改手术 3例。1 2 病理 :鳞癌 39例 ,腺癌 2 8例 (其中低分化腺癌5例 ,粘液腺癌 2例 ) ,未分化癌 2例 ,肺静脉内血管平滑肌肉瘤 1例…  相似文献   
2.
叶宁  温昭科等 《医学文选》2001,20(2):134-13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内科治疗仍反复心绞痛发作或不适于PTCA等治疗的冠心病人50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选用的血管桥包括大隐静脉,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共搭145根桥,平均每例2.9支桥,5例同时行室壁瘤切除或成形术。结果:治愈48例,死亡2例,48例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对有冠脉搭桥指征的病人行搭桥手术,疗效安全可靠, 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双门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微栓子信号 (ME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双门深TCD对 30例人工心瓣膜患者进行脑动脉微栓子检测 ,并与在线状态下有经验医师的人工判断 (作为黄金标准 )相比较。结果 :双门深TCD检测MES的敏感性为 6 0 2 % ,特异性为 6 7 8%。结论 :双门深TCD为识别、检测MES提供了新方法 ,但在线状态下的人工判断仍然是必要的。MES相对强度阈值对双门深TCD检测MES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叶宁  温昭科  贺榜福 《广西医学》2000,22(2):409-410
我院 1 994年 6月~ 1 999年 1 2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 30例 ,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 61岁。有陈旧性心梗 2 5例 ,其中 5例 2次心梗 ,2例 3次心梗 ,2例合并左室室壁瘤 ,其中 1例有血栓。 EF<40 % 8例 ,术前均有不稳定心绞痛 ,其中 1 9人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只能卧床静滴硝酸甘油维持。全部合并高脂血症 ,2 8例有高血压史 ,9例有糖尿病 ,4例有慢支其中 3例术前 Pa O2 <8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1例前降支单发病变 ,其余均是前降支 ,回旋支和…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2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温昭科  林辉 《广西医学》2005,27(7):988-989
目的总结29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29例人工心脏瓣膜换瓣病人再次接受了瓣膜置换手术。初次换瓣到再次换瓣时间为0.5-12年,平均(8.82±1.20)年。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9例,心脏不停跳10例。置换的瓣膜有主动脉瓣6例,二尖瓣23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低心排1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其余治愈。结论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 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总结和分析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23例病人经心理和药物治疗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改善环境和应用心理及药物治疗对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F)的短期疗效. 方法对14例瓣膜置换同期双极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早期治疗效果. 结果 全组患者术前房颤时间(28.6±13.5)个月,转机时间(88.7±1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7±8.2)min,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出院时全部恢复窦性心律,无一例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3~6(4.7±1.2)个月,13例保持窦性心律,晚期死亡1例.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与传统的Cox迷宫治疗AF相比,能简化手术操作并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处理经验,为类似患者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第1例患者需要二次插管,第2例恢复顺利,无死亡。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必须注意两种病需要同时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治疗的中心环节是避免低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创通气的运用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东茛菪碱可能增加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 cm)第四肋间进胸,行右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体外循环,无须显露和阻断升主动脉。B组采用常规经右胸前外侧切口(12~18 cm)第四肋间进胸,显露并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两组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切口长度:A组(6.7±0.61)cm,B组(16.51±1.52)cm(P0.05);心脏血管手术时间:A组(74±12.00)min,B组(71±11.00)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A组(58±13.30)min,B组(56±11.60)min(P0.05);出血量:A组(183±56)ml,B组(196±43)ml(P0.05);ICU停留时间:A组(36±8.5)h,B组(37±7.8)h(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2.3)d,B组(13±2.9)d(P0.05)。全组元伤口感染,元气栓栓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主动脉、股动脉和静脉损伤并发症,均恢复顺利。心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进一步缩小胸部切口的长度、减少创伤、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恢复快和切口美观的效果,为临床多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