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文荣  顾小兰 《江苏医药》1992,18(7):397-397
本文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胸腺瘤28例,结合文献,对其普通X 线及CT诊断价值和良恶性胸腺瘤的鉴别讨论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28例胸腺瘤中,男21例,女7例,年龄7~65岁,平均42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胸腺瘤19例(67.8%);恶性胸腺瘤9例(32.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中工作疲竭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56名教师与外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问卷评估工作疲竭感,同时运用工作要求-自主模式与付出-回报失衡模式问卷评估职业应激程度。运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工作疲竭感与个体拓征和职业应激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情感耗竭得分为19.70±8.92,人格解体得分为11.95±4.45,个体成就感降低得分为28.10±10.08。职业应激对工作疲竭感的3个维度影响不同。工作要求、工作付出、内在驱动均对情感耗竭呈正向作用,而工作自主性对情感耗竭呈负向作用。人格解体受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明显影响;同时工作自主程度、工作回报及内在驱动影响人格解体得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结论工作疲竭感的预防需要降低职业应激程度,同时关注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某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研究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现场观察、指标检测;并以场所干预为核心,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作业环境,开展知识讲座,发展个人技能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后该工作场所环境中粉尘、化学的、物理的有毒有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由干预前2002年的68.1%提高到干预后2006年的79.1%(P〈0.01);职工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正答率、信念正向率、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1%、27%、30%上升到干预后的88%、68%、61%;职业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63‰下降到0.73‰,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在工作场所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促进安全卫生管理水平和效果全面提高;该综合性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顾小荣  张兰芳  沈文荣 《江苏医药》2007,33(12):1289-1290
胸部是一个低X线衰减区域,在胸部检查中,放射线剂量可以随之减少.因为它固有的高对比,多个研究结果都显示降低管电流(如mAs),并不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有作者提出根据体重来调整射线量,最优化地降低球管电流.本研究评价低管电压(例如90kV)在成人胸部检查中的可行性以及评价这一系列方案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晶  沈文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84-3385
目的探讨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5例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包括颈静脉球瘤5例,颈动脉体瘤10例。15例均行MRI增强扫描,10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和MRI增强扫描。结果15例颈部副神经节瘤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其中5例颈静脉球瘤T1WI均可见瘤内“花椒盐”征;10例颈动脉体瘤中9例可见到纡曲的低信号血管流空影。10例CT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论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有特定的影像学表现,磁共振是诊断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的CT与MRI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0月到2005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07例鼻咽癌患者,均行MRI和CT扫描,并根据临床资料和CT或MRI进行’92分期。[结果]MRI对于腔内病变的诊断以及翼腭窝、颞下窝、颈长肌、海绵窦、颅底、颈椎、咽后淋巴结、颈淋巴结等侵犯的检出要高于CT,而对鼻腔、口咽、咽旁间隙等检出与CT差别不大。根据’92分期原则,MRI相对于CT使33.6%(36/107)的病例发生了T分期改变。[结论]MRI对鼻咽癌的诊断、分期相对CT有优势。联合应用更有益。  相似文献   
7.
MRI反映了组织的大体形态学和显微组织学,因此对传统X线-病理的概念增添了新内容。作者把MRI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上价值概述如下: 冠状面 (1)区分心腔;(2)有助于估计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MRI/CT或PET/CT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肿瘤区(GTV)勾画的差异。方法2007年2~11月间,26例实施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前1w内行PET/CT,MRI以及增强定位CT扫描,一组医师根据PET/CT勾画GTV,而另一组医师则根据MRI/CT勾画GTV,两组医师再共同评价肿瘤区间勾画部位差异。为便于研究,对于原发灶部位,GTV1C定义为MRI/CT基础上的GTV,GTV1P为PET/CT基础上的GTV,对于颈部区域淋巴结则分别定义为GTV2C及GTV2P,在此基础上,GTV1C和GTV1P的合并肿瘤区被定义为GTV1T,重叠肿瘤区则被定义为GTV1M,GTV2C和GTV2P的合并肿瘤区定义为GTV2T,重叠肿瘤区定义为GTV2M。结果GTV1P和GTV2P均明显小于GTV1C及GTV2C,GTV1T相较GTV1C无明显增大,但GTV2T则明显大于GTV2C,原发灶部位肿瘤区间勾画差异主要位于颅底,颈部淋巴结差异主要源于小淋巴结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累及肌肉。结论PET/CT有助于鼻咽癌肿瘤区勾画,PET/CT基础上的肿瘤区明显小于MRI/CT基础上的肿瘤区,但PET/CT基础上的肿瘤区并不总是包含于MRI/CT基础上的肿瘤区,两者间的差异在颈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作者使用CT检查了29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属真菌性鼻窦炎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1~79岁。有6例同时作MR。结果表现:19/25例病人CT显示鼻窦内局灶性高密度软组织肿块,CT值范围为89.4~211.4HU,平均122.2HU。CT正确诊断19例(76%),假阳性3例(12%),假阴性3例(12%)。另外,CT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近期8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进行CT和MRI对颅底骨质侵犯检出率的对比研究,以探讨CT与MRI对颅底骨质侵犯的检测能力及对临床分期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