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广东省CDC门诊寻求VCT服务的人群进行检测前咨询并填写个案登记表,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咨询检测者2951人,主要来自于广州市以外地区,初诊者多于复诊者,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已婚者居多;本科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较大;职业分布主要以干部职员为主,其次为商业服务人员;咨询检测原因依次为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吸毒。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99人,检出率10.1%(χ2=61.27,P<0.01)。HIV检出率2008年高于2007年,2007、2008年高于2006年,HIV检出率逐年升高。结论广东省CDC门诊VCT高危人群相对集中,主要为青壮年男性,来自外市区,已婚者,受教育水平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咨询的主要原因为异性性接触。VCT能早期发现HIV感染者,2005-2008年HIV阳性检出率逐年升高,建议加强VCT建设,根据人群特征制定防治措施,更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CDC门诊VCT人群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加VCT者2 95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99例,阳性检出率为10.13%;女性检出率(13.8%)高于男性(9.1%)(P<0.01),外地人口检出率(14.0%)高于本地人口(4.1%)(P<0.01),离婚/丧偶者检出率(24.3%)高于已婚(10.0%)和未婚者(9.6%)(P<0.01);小学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以及5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次及以上检测(复诊)者检出率(38.6%)高于初次检测(初诊)者(2.4%)(P<0.01)。HIV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5.55%。结论本次调查的VCT人群中以外地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及复诊者为HIV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东省187例HIV阳性者的相关特征,了解广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前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ex)门诊就诊的187例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相关特征分析。结果187例HIV阳性者中男性123例,女性64例,男女性别比为1.9:1,平均年龄34.1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4.3%),职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占50.2%)。VCT的主要原因:身体不适占36.9%(69/187),配偶/性伴HIV阳性占21.4%(40/187),因体检发现HIV阳性前来进行HIV抗体确认的占12.3%(23/187))。临床诊断为AIDS的83例(占44.4%)。187例HIV抗体阳性者中有115例检测了CD4+/CD8+,CD4+计数最小为1个/μL,最多为1125个/μL,平均为230.69个/μL,63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为352.95个/μL,高于52例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82.56个/μL(P〈0.05)。传播途径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5.2%),其次为静脉吸毒途径感染(占29.4%)。结论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文化程度低及体力劳动者人群仍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体,提示重视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使高危人群及时主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传播,有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简称初潮)和首次遗精(简称首遗)年龄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性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1-2010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初潮和首遗年龄.结果 2010年城市女生初潮年龄早于乡村;男生首遗年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早于乡村,经济较好地区乡村早于城市;在2000年前9年间,女生初潮年龄、男生首遗年龄分别推后了0.25、0.60岁,在2000年后10年间分别提前了0.85、0.44岁;在1991-2010年19年间,女生初潮提前了3.8个月/10年,男生首遗仍推后了1.0个月/10年.结论 广东省学生初潮和首遗年龄存在城乡差异,近19年男生首遗年龄呈退后现象,女生初潮年龄仍存在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广东省CDC门诊寻求VCT服务的人群进行检测前咨询并填写个案登记表,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咨询检测者2951人,主要来自于广州市以外地区,初诊者多于复诊者,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已婚者居多;本科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较大;职业分布主要以干部职员为主,其次为商业服务人员;咨询检测原因依次为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吸毒。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99人,检出率10.1%(x^2=61.27,P〈0.01)。HIV检出率2008年高于2007年,2007、2008年高于2006年,HIV检出率逐年升高。结论广东省CDC门诊VCT高危人群相对集中,主要为青壮年男性,来自外市区,已婚者,受教育水平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咨询的主要原因为异性性接触。VCT能早期发现HIV感染者,2005—2008年HIV阳性检出率逐年升高,建议加强VCT建设,根据人群特征制定防治措施,更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中学生吸烟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对吸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学校共4 1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目前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20.4%,3.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尝试吸烟的年龄以12~14岁最高,好奇是主要原因;目前吸烟的香烟来源主要为自己购买。97.0%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90.8%的学生支持学校禁烟,54.1%的学生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反对教师和家人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74.0%,65.5%,只有39.6%的学生会拒绝朋友劝吸烟。周围人群吸烟、学校周边售烟点、烟草广告、控烟宣传等对学生吸烟均有影响作用。结论广东省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吸烟环境因素的影响,控烟工作重点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伤害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广东省21个监测县(区)中共抽取18 63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不同特征人群伤害原因的比较,并用分类树方法探讨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10%,有伤害危险行为者伤害发生率为19.09%。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为扭伤(23.05%)、硬物击和锐器伤(19.48%)、自伤和他伤(17.17%)、跌倒和坠落伤(13.34%)、失火和烧烫伤(8.20%)。伤害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12~14岁年龄组最易发生跌倒和坠落,15~16岁年龄组最易发生失火和烧烫伤,17~18岁年龄组最易发生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的比率初中(19.84%)和职校(20.36%),均高于高中(18.32%);自伤和他伤的发生率普通初中(18.98%),高于重点初中(17.32%)、职校(17.25%)和高中(15.98%);跌倒和坠落伤发生率重点初中(16.54%),高于普通初中(14.20%)、职校(10.72%)和高中(13.19%);失火和烧烫伤发生率普通初中(10.23%),高于重点初中(7.76%)、高中(7.08%)和职校(8.47%)。分类树模型揭示,城乡、性别、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是中学生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自伤和他伤、跌倒和坠落、失火和烧烫伤是广东省中学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城乡、性别、个人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等影响因素与伤害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HIV/AIDS患者咽拭子、痰、血、中段尿、肛拭子和皮疹刮片标本进行直接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进行血液CD4+细胞计数。结果71例HIV/AIDS患者中,检出真菌38例,感染率为53.5%;致病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占72.8%,其次为马尔尼菲青霉,占20.6%;检出标本主要是咽拭子及痰标本,分别占33.7%和25.0%,其次为尿标本,占17.4%;经性途径感染HIV者真菌感染率为42.5%(17/40),静脉吸毒者感染率为67.7%(21/31);在CD4+低于200个/μL患者真菌感染率为71.05%(27/38);CD4+高于200个/μL感染率为33.33%(11/33)。结论HIV/AIDS合并真菌的感染率高,主要累及与外界相通的腔口部位;感染真菌仍主要为白念珠菌;经血(吸毒)感染HIV者更容易合并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与CD4+细胞关系密切,CD4+越低真菌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影响我市二次供水水质的卫生学因素。方法 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进行检验,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进行评价。结果 检测水样180份,合格173份,合格率96.11%。其中地上型蓄水池的水样100份,合格98份,合格率为98%;地下型蓄水池的水样80份,合格75份,合格率93.75%。结论 蓄水池的结构不符合卫生要求及蓄水池的卫生管理不善均是影响二次供水水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农村学校厕所卫生与垃圾污水处理状况,为推进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广东省富裕县、相对宽裕县和贫困县各2个,每县抽取10所农村中小学校,共抽取60所农村学校,对厕所及卫生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并抽取1 845名在校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结果 72.4%的学校使用卫生厕所;男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30.5%,女生厕所蹲位合格率为10.2%;69.5%的学校厕所没有专人管理;28.1%的厕所粪便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45.0%的学校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沟渠或随意排放;6.7%的学校垃圾随意堆放或焚烧。74.2%的学生反映厕所清洁状况差;81.4%的学生反映厕所有苍蝇;49.1%的女生反映上厕所要排队。13.5%的学生感染肠道寄生虫,在富裕地区有3.7%学生感染肝吸虫。结论广东省部分农村学校厕所管理与垃圾污水的处理均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配置,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