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地佐辛用于无痛气管镜检查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地佐辛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观察组(D组)和舒芬太尼对照组(S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喉罩通气下无痛气管镜检查,D组地佐辛0.1 mg·kg-1,S组舒芬太尼0.2μg·kg-1,静脉滴注,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呛咳反应发生情况;记录麻醉开始前(T0),喉罩置入后即刻(T1),术中(T2),以及术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气管镜检查持续时间、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S组患者诱导期有3例出现轻微的呛咳反应,D组无一例出现呛咳;两组患者苏醒时间[(184.45±22.34)s比(182.57±18.7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78).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对循环影响较小,无呛咳反应,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不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异丙酚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质网应激性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4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FCIR组)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4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预先给药组(P组)于缺血前30 min股静脉泵注异丙酚12mg·kg-1·h-1至缺血15min;脂肪乳预先给药组(Ⅰ组)给予脂肪乳1.2 ml·kg-1·h-1.于再灌注6h时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处死取左侧大脑,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余10只大鼠处死后取左侧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Bcl-2和活化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FCIR组再灌注6h时NDS评分和脑含水量升高,CHOP和活化型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P组NDS评分升高(P<0.05);与FCIR组比较,P组再灌注6h时NDS评分和脑含水量降低,CHOP和活化型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5),Ⅰ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利多卡因抑制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浓度,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ASAⅠ~Ⅱ级)809例,采用阶梯式递增、递减模式,滴定混合利多卡因的最佳浓度。病人静注舒芬太尼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A组)静注1%丙泊酚;对照组(B组)预注利多卡因40 mg后,静注1%丙泊酚;试验组(C组)注射0.3%利多卡因及0.83%丙泊酚的混合液。注射期间对注射痛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注药前后血压、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清醒时间及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3组病人用药前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C组收缩压均高于A组(P < 0.01),用药后1 min、3 min 3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HR用药前无差别,用药后1 min均下降(P < 0.05~P < 0.01),用药后3 min A组HR仍低于用药前(P < 0.05),B组、C组HR均低于用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C组HR高于B组(P < 0.05);SpO2用药后均明显降低(P <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用药后3 min SpO2较用药后1min明显升高(P < 0.01),且B组、C组明显高于A组(P < 0.01)。3组疼痛发生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病人满意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3组病人低SpO2、低血压、低心率、恶心呕吐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混合0.3%利多卡因的丙泊酚可以安全、有效消除注射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ER阳性和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ER分成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两组A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种蛋白标志物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AR在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AR阳性率为78.5%。AR与ER、PR、HER-2、CK5/6、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神经侵犯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ER阳性组中AR阳性率(88.1%)高于ER阴性组(60.2%)。进一步分析发现ER阳性组中AR与组织学分级及CK5/6阳性有关(P<0.05);ER阴性组中AR与HER-2、CK5/6、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 Plotter预后分析发现,ER阳性组中AR高表达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者,而ER阴性组中AR高表达者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