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50例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使用氟哌啶醇片,研究时间为6周,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研究组PANSS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有显著性下降,QL-Index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ANSS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阳性分及总分显著降低,在入组后第2,4,6周时阳性分、阴性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QL-Index评分在入组后第1,2,4,6周时均显著升高;研究组TESS评分在入组后第1,2,4,6周时均显著降低。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在改善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利培酮组20例,喹硫平组20例,奥氮平组20例,阿立哌唑组20例,齐拉西酮组20例。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2、3周均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进行评估,治疗后的第1、2、3周分别进行B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水电解质、血清催乳素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喹硫平、奥氮平组患者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例数多于其他组,喹硫平组患者心动过速例数多于其他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过度镇静例数多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55%)、喹硫平组(65%)、奥氮平组(8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30%)和齐拉西酮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用药3周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数、自我疲劳等级较用药前显著增高,达亚极量心率所需时间较用药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五组引起各种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变,齐拉西酮引起的QTc间期延长较突出,喹硫平可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时间为8周。运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及不良反应的评定。根据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效价比的换算方法,将两组患者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换算成氟哌啶醇剂量,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入组71例,完成研究68例。研究组HAMD评分在治疗第1周起便出现较入组时有显著性下降,治疗第2周起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HAMD评分在治疗第4周起才显示出较入组时有显著性下降。研究组BPRS评分在治疗第2、4、8周较入组时均有显著性的下降,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BPRS评分。治疗第8周研究组患者痊愈率(42.8%)显著高于对照组(15.1%),P<0.05,研究组显效率(65.7%)略高于对照组(51.5%)。研究组抗精神病药物的平均最高剂量,1~8周的平均剂量及第8周的平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剂量。在治疗第2、4、8周,研究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能快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所伴发的抑郁症状,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有协同作用,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5.
万拉法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佳乐安定的抗焦虑效果和副作用。方法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12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HAMA评定症状变化,用TESS评定副作用,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显好率、有效率分别为76.9%、92.30%,对照组分别为72.41%、89.66%,两组总有效率接近。治疗组副反应恶心、头痛、口干、嗜睡等较多见。结论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效果较好、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后肝脏及血脂变化情况。 方法 搜集并分析自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组。其中将服用抗精神病药在5年以上的75例分为观察组,服用抗精神药物在5年以下的45例患者的分为对照组。另外选取8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组。同期对这3组进行B超和血脂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脏检测异常阳性率(37.33%)较对照组(26.67%)和健康组(3.8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脂肪肝人数(24.00%)较对照组多,且观察组患者的重度脂肪肝(8.00%)较对照组严重。对照组患者脂肪肝人数及重度脂肪肝人数与健康组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增高(18.67%)较对照组(11.11%)和健康组(3.75%)高。观察组患者中,中老年(≥55岁)和病程较长(≥7年)的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89%和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 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服用会使患者发生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血脂水平增高,所以应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检测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精神科门诊的就诊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查阅门诊病历,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对我院2003年度精神科门诊中首次就诊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大学生占全年精神科门诊首诊例数的2.7%.平均就诊次数为4次;77.7%为慢性起病,就诊原因以情绪低落和行为异常为主;33.5%诊断为抑郁症,31.7%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男、女生的临床诊断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级学生的临床诊断差异有显著性。19.3%的学生被收入住院治疗,90.7%的学生使用过精神科药物治疗。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仍较严重,发病较缓慢,不同年级学生的患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使用氟哌啶醇片,研究时间为6周.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研究组PANSS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低,QL-Index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高.入组后第1、2、4、6周时,研究组PANSS评分均较氟哌啶醇组低,QL-Index评分均较氟哌啶醇组高.TESS评分均较氟哌啶醇组低.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9.
社区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了解社区正常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和转归。方法分别于2000年5月和2004年6月(时隔4年)对杭州市186名≥60岁老年人采用分层、分段、随机抽取方法进行调查。两次调查的程序和使用工具相同,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HO-BCAI)进行测查。结果(1)在2000年调查时诊断为正常的127例中,4年后有97例(76.4%)正常(NC组),16例(12.6%)为MCI(MCI组),14例(11.0%)为痴呆(痴呆组);而2000年诊断为MCI的18例,4年后全部发展为痴呆。(2)与NC组比较,除性别外,MCI组的年龄大、教育水平低、从事体力劳动和不良婚姻事件多(P〈0.05和P〈0.01),痴呆组的年龄大和男性比例高(均P〈0.05和P〈0.01)。(3)WHO-BCAI测验,2004年与2000年比较,三组各项测验的成绩均有所下降(P〈0.01或P〈0.05),其中以痴呆组为著;而MCI组在听觉词汇学习第4次测验、语言能力测验(小标记测验)、视觉辨认测验(语义联系、视觉推理)、连线测验、注销测验(注销测验2和3)、运动测验和空间结构等项下降明显。结论老年期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功能下降呈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学习、近记忆能力、记忆再现、语义记忆、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感知及执行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的不同。方法对73例首发和82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采用一般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55例患者家属完成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总分、均分等因子评分较中国正常成人常模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焦虑因子评分较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复发精神分裂症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总分、均分等因子评分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总体上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