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8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3天来院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J7,左眼无光感.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玻璃体透明,眼底见视乳头边缘模糊、充血,眼球转动时眼部疼痛.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示左眼视盘晚期强荧光.边缘欠清晰(图1).闪光VEP:左眼P100波潜伏期延迟,振幅明显降低.右眼P100波潜时略有延迟,振幅正常.  相似文献   
2.
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对3组动物实验眼用不同功率(0.4,0.8,1W)的氩激光光凝视网膜,光凝后3,7,14,28,56及91d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后处死动物,取光凝区眼球壁制作标本,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未见CNV生长,第2,3组光凝后7d出现CNV,28d达高峰,56d后开始减少。结论:高功率(0.8~1W)的氩激光能有效诱导色素兔CNV,是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4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超声乳化时间为0.47~3.68分钟,其中Ⅳ级核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1.80±1.05)分钟。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3~0.8共16眼,0.8以上26眼。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2眼角膜轻度水肿,2眼术后3月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白内障手术方式,特别是对硬核白内障,具有其他术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房角情况并探讨其术式的降眼压机制。方法采用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对患各种不同类型青光眼的85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检查以及其后的随访期间使用加拿大OTI Scan100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其术眼并监测眼压,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7.9±6.2)个月。结果UBM观察术后均形成明显弥散性滤过泡,平均眼压(14.22±3.62)mmHg。随访过程中,54眼有功能性滤泡;16眼术后2~3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结论UBM检查能直观地了解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前段状态,并能对该手术的降眼压效果及术后远期疗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BP4在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7-02/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患者65例66眼玻璃体标本, 其中PDR组23例,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组16例,非糖尿病患者26 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相匹配,PDR组及NPDR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各组玻璃体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并分析各组玻璃体中RBP4、IL-6、TNF-α的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BP4与IL-6的相关性。

结果:RBP4在PDR组、NPDR组、对照组中浓度分别为13.68±2.66、11.03±1.12、10.45±1.17μg/mL。IL-6在PDR组、NPDR组、对照组中浓度分别为56.0±10.27、20.92±5.77、10.26±1.91pg/mL。PDR组中RBP4、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NPDR组,3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35、161.167,P<0.01),NPDR组玻璃体中RBP4浓度与对照组RBP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玻璃体中IL-6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中RBP4浓度与IL-6浓度成明显正相关(r=0.606,P=0.001)。

结论:RBP4可能参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期的炎症反应过程,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曹天玥  江双红  晏晨  艾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60-2262
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和Stargardt黄斑营养不良(SMD)分别是威胁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视力最常见的疾病.目前仍缺乏可改善干性ARMD和Stargardt黄斑营养不良患者视力的确切疗法.近年来,干细胞(stem cells)技术不断发展,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移植疗法成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热点及新方向,本文将对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局部应用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LNAME)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为治疗I组,B组为治疗Ⅱ组,C组为治疗Ⅲ组,D组为对照组和E组为正常组。治疗组(A、B、C组)碱烧伤后分别滴用0.3%,1%,3%的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滴眼液,对照组(D组)滴赋形剂,E组滴用30g·L-1的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滴眼液。采用裂隙灯照相,免疫组化染色,多媒体彩色图像病理分析系统分别计算8h、1,4,7,14,28d共6个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组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并观察局部用药的毒副反应。结果:碱烧伤后大鼠角膜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主要表达于基质层中浸润的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在治疗组B、C组与治疗组A和对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重复局部给药良好耐受。结论:局部应用LNAME对炎性角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iNOS表达水平与炎性角膜新生血管明显相关;局部应用LNAME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DR)患者与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将114名病人分成3组,非糖尿病组33,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3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 DR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在DR患者外周血中明显降低,它在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及Cochrane图书馆2000年1月~2010年12月中关于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积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纳入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462例491只眼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其中高质量文献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OR=8.54,95%CI(5.14,14.21)。偏倚性分析结果显示本Meta分析结果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6篇文献中5篇对不良反应有描述,仅1篇报道卵磷脂络合碘引起1例轻度胃肠不适。结论从现有临床证据看,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积血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但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前段玻璃体切割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的必要性.方法 对41例(63眼)2~12岁儿童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吸除、前后囊环形撕除,依是否联合切除前段玻璃体分为非联合组20例(31眼)及联合组21例(32眼),均植入丙烯酸酯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随访14~36个月.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力、后发性白内障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0.3者,联合组与非联合组分别为23眼与19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有3眼(9.4%)和11眼(35.5%)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岁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2组分别为12.5%(2眼)和53.3%(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岁者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2眼发生虹膜后粘连,各有1眼发生IOL轻度偏中心现象.结论 7岁以下儿童白内障吸除术中,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能显著减少后发性白内障发生,7岁以上儿童则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