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桂林医学院2010级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A班学生为PBL教学组(PBL组,132人)和B班为传统教学组(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90人),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指标中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指标与LB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其它各项指标如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同学间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教师指标中PBL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满意程度高于LBL组(均有P<0.05),并且PBL组学生对本组所施教学方法满意程度高于LBL组学生对本组所施教学方法(P =0.016).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同学间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科技文献检索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流行病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是以人群-环境-健康为模式的、必需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笔者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醋酸铅致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铅致兔的肝毒性作用。方法 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GHS)含量,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含量,维生素E含量,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总胆红素(TB)含量,直接胆红素(DB)含量,血糖(GLU)含量,白蛋白(A),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总蛋白(TP)含量及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肝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而对照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血清中TB、DB和GLU升高,而LT活力则降低(P<0.05);血清GSH,LPO,维生素E,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T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本次实验表明铅对肝的毒性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无关,大部分现有肝功能生化指标不能敏感地反映铅对肝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9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与100名健康老年人比较、分析,发现老年CHD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善是明显的,尤以全血低切粘度(ηb,20s-1)最为显著(t检验P<0.01;X2检验P<0.005)。从临床分型看,冠心病越严重,血液流变性异常率越高,各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05)。但是血液流变性异常对CHD患者诊断灵敏度仅为37.61%,其中隐匿型CHD仅为18.64%。提示:血液流变学检查不适用于在老年人群中筛选冠心病,亦不适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但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对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索和完善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预防医学教学有效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教研室在过去十几年来"倡导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创建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基地,围绕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等进行教研活动。结果: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创新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实践,有利于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实用型医学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考试题型得分变异程度的分析,为评价学生有关课程学习方式提供数据处理的方法.方法 对桂林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92名本科学生医学统计学课程考题中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及分析题得分的变异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确定变异系数显著性检验水准为α1=0.0167,综合分析题(32.92%)变异系数较高,而填空题(17.14%)、名词解释题(18.91%)和单项选择题(19.23%)变异系数均较低,前者分别与后三者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 综合分析题得分的个体差异较大,提示有相当数量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