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甲状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和最佳切口,本文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7月我科收治的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双侧颈清扫术)应用低领状切口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和cyclinD1的表达。DTC43例(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4例),甲状腺良性腺瘤30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6例。结果:DTC组织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5%(23/43)、65.1%(28/43);甲状腺良性瘤中ER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8/30)、36.7%(11/3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阳性率为12.5%(2/16),而cyclinD1则不表达。DTC中ER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DTC中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P<0.05);且DTC中cyclinD1和ER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雌激素在DTC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作为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一个重要分型,恶性程度较高,具有早期侵犯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相对较差,且有发病率不断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关于FMTC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较多,血清降钙素水平检测、基因检测等诊断方法提供了更精准的术前评估与复发监测的手段;疾病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仍占FMTC治疗的主要地位。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以及分子靶向治疗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手术与新兴治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FMT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based酶切甲基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65例DTC及其相对应的甲状腺切缘非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在非癌组织中,无一例出现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DTC组织中有24.6%(16/65)出现甲基化,且甲基化状态与DTC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非癌组织和DTC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5/65)和41.5%(27/65)(P<0.05).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DTC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和18.2%,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分别为15.4%和59.0%,以上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在DT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是目前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方法,且疗效肯定。分流系统堵塞是VPS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2008年至201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VPS后分流系统堵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0.1%。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误治,甚至使患者致畸、致残。我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1例,现诊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2年5月至20002年3月收治的31例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2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31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分化癌(DT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3例DTC(包括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腺瘤及16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ER 检测。结果:DTC、甲状腺瘤及正常组织中ER的阳性率分别为53.6%(23/43)、26.7%(8/30)及12.5%(2/16), DTC中ER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组织(P<0.05);DTC组织ER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45岁者高于≥45岁 者;与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并结合文献就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最常见的症状为颈部肿块,术前胸部X线、CT检查的确诊率分别82.9%(29/35)和100%(35/35).94%(34/35)病例采用经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全组无手术死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确诊后应及早手术治疗,且大部分病例均可均颈部低领状切口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