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支持带松解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支持带松解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髌股关节炎患者97例,男39例,女58例。年龄35~82岁,中位数56岁。单侧84例,双侧13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膝前疼痛缓解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5例因关节退变严重,术后效果不佳,再次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膝前疼痛均缓解或消失,上下楼梯时疼痛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支持带松解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髌股关节炎,创伤小,能明显缓解患者膝前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禹  段荣华  高波 《中原医刊》2011,(4):39-40,4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间共收治35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24hVAS评分为2.4±1.1,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6±1.5)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2±0.5,疼痛未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的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生存率和功能结果及其联系。方法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年龄在50岁以上的初次髋部骨折100例,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患者出院时及随访1年后的生存率和功能结果。功能结果采用第2版快速残疾等级量表(RDRS-2)评定。结果术后进行前瞻性随访1年,股骨颈骨折组52例,转子间骨折组48例,两组的比例为1.08。出院时,转子间骨折组的死亡率比股骨颈骨折组高,功能障碍也更明显。1年后,转子间骨折组死亡率仍明显比股骨颈骨折组高,但两组最终存活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子间骨折较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死亡率高。术后早期(出院时)两组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仅为短期效应,远期效果两组相似。  相似文献   
4.
黄韧带防止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黄韧带在脊柱椎板切除后防止硬膜粘连的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为大鼠 ,分 3组 :(1 )黄韧带完整保留组 ;(2 )黄韧带部分切除组 ;(3)黄韧带完全切除组。术后采用Nussbaum组织学评分标准分别于 4、8周对硬膜粘连程度评分。结果 :术后 4周黄韧带完整组粘连积分明显低于其它 2组 (P <0 .0 5) ,8周时椎板闭合。结论 :完整的黄韧带有防止硬膜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与中医手法正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在局麻下行手法闭合整复,经皮穿钉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随访13个月以上.骨折临床愈后时间:110~138d,平均120d.颈干角保持在120~135°,未发生深度感染.结论 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能使病人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2例,其中股骨干骨折54例,股骨远端骨折6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股骨髓内钉治疗,对于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病例,同时行相应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8~52个月,平均20个月。股骨干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按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本组优84例,良20例,优良率85.3%。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经1~4年随访,优良率75%,有效率83.3%。结论该术式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股骨头坏死趋势、延缓股骨头缺血坏死进程的目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85年至2003年,本院共收治胫骨骨缺损28例。其中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牵拉骨生长术12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结果 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深部感染1例,再发骨折1例;骨不连2例,平均愈合时间为30周,全部病例行2~5年随访。牵拉骨生成技术12例,骨缺损愈合延迟愈合4例,平均愈合时间38周,1例因治疗失败而行截肢术。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除1例8个月骨性愈合外,术后3~6个月均达骨性愈合。供体部位病变1例,再发骨折发生1例,二次手术愈合。结论自体质骨移植、游离带血管蒂蒂腓骨移植、牵拉骨生成技术等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疗效比较肯定,但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法.近日我科收治1例水痘伴高热的患儿,密闭式静脉输液时,一次性输液针软管与输液器接头处液体渗漏,为避免二次喷穿刺,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工作量,我科应用反折包裹渗漏处及另选用一次性输液针刺入渗漏一次性输液针软管内,可避免二次穿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5例十二指肠瘀滞征分别施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屈氏韧带松解术、胃空肠吻合术,经随访一年以上,认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为治疗该病的最佳术式,其最附合解除该病的解剖因素所致的病理改变,操作简便,施行16例次,优15例,良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