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医生和外科医生在基层社区的工作必须符合社区发展的需要。没有比内镜检查的视野下作用更明显的 ,此项分析承担检查基层普通外科医生完成内窥镜检查和普通外科医生掌握内窥镜步骤的结果。这是从 1996 .0 7月~1998.12月在一独立机构所有内窥镜过程完成的回顾分析、资料分成典型的基本步骤、适应症、结果。在研究期间涉及的单一普通外科医生内窥镜检查所有患者通过连续抽样得到的 ,所有患者接受了推荐的程序。患者经受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内窥镜检查包含外科医生完成所有患者的 2 4%。较高的内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抗转化生长因子β_1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anti-TGF - β1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电镜观察anti-TGF - β1作用后体外培养及动物模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用MTT法和3 H -脯氨酸掺入等方法 ,检测anti-TGF - β1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anti-TGF - β1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 anti -TGF - 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抑制其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P <0 .0 1)。抑制作用在 10 μg/ml时最大 ,抑制率达 72 %。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胶原高表达率实验组为 33.3% ,对照组为 88.9% (P <0 .0 1)。结论 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 ,anti-TGF - β1均能中和TGF - 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提示anti-TGF - β1将来可应用在临床预防治疗过度增生的瘢痕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4 6岁 ,在基层医院行“子宫全切术”1个月。术后即腹胀 ,偶有腹痛 ,伴恶心呕吐 ,停止排气排便 1天入院。查体 :腹略膨隆 ,腹式呼吸受限 ,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左中、右中腹有轻压痛 ,反跳痛及肌紧张不明显 ,震水音 ( ) ,肠音较弱 ,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肠音 ,B超提示肠粘连 ,腹透见中腹部梯形液平面 ,考虑有肠粘连、肠梗阻、给予保守治疗 ,入院后 4天无缓解而手术 ,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 ,肠间有稀薄脓汁 ,粘连肠胖中有一长沙布 ,行粘连分离 ,小肠部分切除 (约 60cm) ,肠吻合 ,腹腔引流术 ,术后抗感染 ,营养支持 ,对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 β1(anti-TGF - β1)在动物模型上对瘢痕疙瘩的影响。方法 将人体瘢痕疙瘩移植于裸鼠体内 ,用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 β1(anti-TGF - β1)对瘢痕疙瘩的影响。结果 抗转化生长因子 β1(anti-TGF - 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 ,抑制其胶原合成。胶原高表达率在实验组为 33.3% ,对照组为 88.9%。统计学分析 2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抗转化生长因子 β1(anti -TGF - β1)能中和TGF - 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抗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为临床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在动物模型上对瘢痕疙瘩的影响.方法将人体瘢痕疙瘩移植于裸鼠体内,用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对瘢痕疙瘩的影响.结果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其胶原合成.胶原高表达率在实验组为33.3%,对照组为88.9%.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转化生长因子β1(anti-TGF-β1)能中和TGF-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抗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为临床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五倍子、蜈蚣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五倍子和蜈蚣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五倍子、蜈蚣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五倍子和蜈蚣能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P<0.01),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和时间有关.最佳浓度为10μg/ml,五倍子在作用后72h,蜈蚣在作用后48h,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89%和92%.五倍子、蜈蚣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结论五倍子、蜈蚣能明显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nti-TGF-β1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电镜观察anti-TGF-β1作用后体外培养及动物模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anti-TGF-β1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anti-TGF-β1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 anti-TGF-β1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抑制其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P<0.01).抑制作用在10 μg/ml时最大,抑制率达72%.对动物模型中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胶原高表达率实验组为33.3%,对照组为88.9%(P<0.01).结论在体外及动物模型实验中,anti-TGF-β1均能中和TGF-β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anti-TGF-β1将来可应用在临床预防治疗过度增生的瘢痕.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过去常采用腹部会阴直肠癌切除术(Miles术 ) ,此术式切除肛门行腹部结肠造口 ,患者不易接受。 1990 - 0 6~ 1997- 0 6我院共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 56例 ,采用Miles术治疗 2 4例 ,应用经骶前切除癌肿并行盆腔内低位直肠癌吻合术 (Dixon术 )治疗低位直肠癌 32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 56例 ,全部患者因便血就诊 ,术前经肛门指诊 ,直肠镜检并病理确诊。直肠癌病灶均距肛缘 4~ 6cm以内。其中男 39例 ,女 17例 ,年龄 70~ 82岁 ,平均年龄 75.6岁。肿癌组织学分类 :管状腺癌 4 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五倍子、蜈蚣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MTT法和3 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五倍子和蜈蚣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五倍子、蜈蚣作用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五倍子和蜈蚣能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P <0 .0 1)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和时间有关。最佳浓度为 10μg/ml,五倍子在作用后 72h ,蜈蚣在作用后 4 8h ,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分别为 89%和 92 %。五倍子、蜈蚣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 (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 )。结论 五倍子、蜈蚣能明显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TGFmRNA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CTGFASODN转染KF中,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TGFmRNA的表达;采用MTT方法测细胞增殖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的胶原合成量。结果:CTGFmRNA在NSF中几乎无表达,在KF中表达增高,CTGFASODN可以抑制其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结论:CTGFASODN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CTGFmRNA表达和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表明阻断CTGF可能是延缓瘢痕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