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笔者辨证运用点穴、艾灸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先天性隐性骶椎裂所致小儿遗尿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案1:患者,女,9岁,2015年5月8日来我诊所诊治。其母代诉:自幼患先天性隐性骶椎裂,每晚均尿床,已数年,智力减退,用甲氯芬酯、奥昔布宁和麻黄素等药物治疗(具体用量不详),无好转。自述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患儿面色白,腰膝酸软,身体乏力,肢冷恶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肾气不固,膀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出诊送到同一家医院且收治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AL联合NIPP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NIPPV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APACHE II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 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 CO2下降较对照组更加迅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4h、48h Pa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治疗24h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AL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Pa CO2,提高Pa O2,可迅速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是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NIRF蛋白和CyclinE在细胞周期调控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百蕾  武栋成 《中国肿瘤》2008,17(5):402-406
[目的]观察NIRF是否可与CyclinE结合,探讨NIRF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CyclinA2及CyclinE,cDNA,先分别构建含CyclinA,和CyclinE,cDNA的重组克隆载体,再分别构建含CyclinA,和CyclinE,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将FLAG标记的4种细胞周期素和Myc标记的NIRF分别或共同转染HEK293细胞,再进行免疫沉淀及Westernblot。[结果]4种细胞周期素的蛋白水平在单独转染和与NIRF共同转染时并无明显不同,而在加入蛋白泛素化降解抑制剂MG-132后,4种细胞周期素的蛋白水平均有增加,其中尤以CyclinE1蛋白最为明显。[结论]NIRF可能通过与CyclinE,结合参与细胞周期进程,并可能参与了CyclinE1的泛素化降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撤退对已分化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NGF诱导PC12细胞交感神经元样分化模型,观察NGF撤退后,神经元样PC12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检测凋亡相关基因HRK/MCL-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元样PC12细胞在NGF撤退后,可观察到显著的细胞凋亡样特征性改变,并随着NGF撒退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不断增加,同时随着NGF撤退时间的延长,促凋亡基因HRK的表达不断增高.而抑凋亡基因MCL-1在撤退24 h内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撤退24 h后变化不显著.结论:NGF撒退确实能诱导已分化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出现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凋亡现象,该现象与凋亡相关基因HRK/MCL-1的表达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星形孢菌素(STS)诱导NG108-15和HeLa细胞凋亡,观察他克林和多奈哌齐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方法MTT测定分析细胞损伤状况;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及胞核形态;DNA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特征性梯带;免疫印迹分析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经0.1 mmol·L-1他克林预处理后,由STS诱导的NG108-15细胞凋亡受到明显抑制。多奈哌齐预处理无保护作用。免疫印迹表明他克林可显著抑制Bax的表达,同时还可促进Bcl-2的表达。多奈哌齐和他克林预处理对STS诱导的HeLa细胞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他克林的抗凋亡作用与AChE抑制作用似乎没有明显关联。他克林对STS损伤的保护作用有细胞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脊髓损伤患者脊神经的萎缩与坏死缺乏有效的修复方法。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1/2011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等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 transplantation",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的3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在脊髓损伤模型制作、移植时间、移植方式、移植浓度、联合移植等多方面取得了成就,临床实验在国内外也已有所开展。但移植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临床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及其下游P21蛋白在PC12细胞分化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反转录病毒质粒pBabe-P53/m175转染未分化PC12细胞,经筛选后建立野生型P53蛋白功能丧失的细胞系PC12(P53/m175);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比较两种细胞在神经生长因子(NGF)作用后,细胞分化表型、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NGF作用于正常PC12细胞组,P53/P21蛋白表达持续升高,细胞G1期阻滞出现的时间与蛋白表达开始增加的时间相一致;而在NGF作用的PC12(P53/m175)细胞组,细胞不能表达P21蛋白,且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程度也出现显著下降。NGF作用下,两组细胞都能观察到神经突起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表型。结论PC12细胞经NGF作用后出现P53及P21蛋白持续表达增加,主要介导了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G1期阻滞这一特征的出现,但并不是导致神经突起进行性生长这一特征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罗氏培养结核菌阳性患者而血 T-spotTB 阴性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800例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痰菌阳性(罗氏培养阳性),T-spotTB 阴性患者的发生原因。结果1800例中,发生肺结核罗氏培养结核菌阳性患者而血 T-spotTB 阴性患者40例。结论肺结核痰菌阳性患者出现血 T-spotTB 阴性的常见原因与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结缔组织疾病、癌症、毒性乙型肝炎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由于胚胎干细胞移植存在致瘤性和伦理学争议,有关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限制。2006年Yamanaka实验室利用Oct3/4、Sox2、Klf4、c-Myc 4 种因子将鼠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标志着一种新型类胚胎干细胞的问世。 目的:了解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6/2010 PubMed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有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产生、细胞特征、产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defined factors,reprogramming,vectors,disease”,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的69篇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研究在诱导因子种类,因子导入方式,重编程效率及应用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进展。然而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重编程效率还非常低。一旦解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安全性和重编程效率问题,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就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模型,药物测试,细胞移植及患者和疾病特异性多功能干细胞的建立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可通过抑制干细胞特定mRNA序列的翻译来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 目的:探讨miRNAs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2010 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及Nature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embryonic stem cell(ES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 microRNA(miRNA)”。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的39篇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有特异性的miRNAs表达,miRNAs对胚胎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对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多个阶段和方向有调控作用;miRNAs还参与了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皮肤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分化的调控。干细胞特异性的miRNAs可提高体细胞重编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