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疏肝实脾之法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用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5%。结论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ical pneumonia,NP)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度排序,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收集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发生NP的100例患者资料,并从病房中未发生NP的同期患者中任意选取100例作为对照.所收集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入院时APACHE评分)、吸烟总量、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 ADL指数评分)、意识状况(GCS评分)、误吸、鼻胃管安置、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种类、住院时间.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变量的OR和95%CI,确定与老年患者N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以下5个因素与老年患者NP的发生密切相关:误吸[OR 28.452,95%CI(3.793,213.447)]、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OR 17.157,95%CI(2.734,107.651)]、使用多种抗生素[OR 6.396,95%CI(1.861,21.980)]、吸烟[OR 1.774,95%CI(1.211,2.600)]、住院时间[OR 1.134,95%CI(1.081,1.189)].结论误吸、多种基础疾病、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吸烟以及住院时间长与老年患者发生NP密切相关.严格控制医源性因素和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发表性偏倚对系统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评价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但在对献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中,由于杂志编辑、作、研究资金及研究结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系统评价难免受到发表性偏倚的影响。在将系统评价结果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应用漏斗图、分析法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估,才能为患做出最好的诊治决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多种类型和格式,对高校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高校应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然而时至今日,很多高校的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对档案信息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水平参差不齐,在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快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挖掘教学档案的价值,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急需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参蛤益肺胶囊后的LTB4、IL-8、TNF-α等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方案之上加用参蛤益肺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3、6个月后患者体内的LTB4、IL-8、TNF-α等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以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后体内的LTB4、IL-8、TNF-α等炎性反应因子有一定程度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更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现,研究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用参蛤益肺胶囊有助于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体内LTB4、IL-8、TNF-α等炎性反应因子的下降,并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回生捷要》由民国年间“喻氏真人”所著,本书在对下法运用的论述中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特点,分不同证型予以论证拟方,拟芩连承气汤、救燥承气汤、清胃承气汤、承气导水汤、黄龙陷胸汤,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HSP70在香烟诱导人类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香烟提取物(CSE)诱导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CSE刺激16-HBE诱导黏液蛋白基因(MUC5AC)高表达模型,给予HSP70单抗阻断HSP70生物活性;提取细胞mRNA、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HSP70及MUC5AC的表达.结果 CSE刺激后细胞MUC5AC、TNF-α、HSP70 mRNA和HSP70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未予CSE刺激)增高(P<0.05).HSP70生物作用阻断后,MUC5AC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 CSE可诱导16-HBE细胞MUC5AC基因表达增高,是重要的气道黏液刺激因子.HSP70参与了气道黏液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NF-α表达量,从而激活EGFR通路导致MUC5AC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十四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气道黏液高分泌过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建立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分别给予罗红霉素(1—10mg/kg)、交沙霉素(10mg/kg)和阿莫西林(40mg/kg)管喂4d。提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LA、ELISA、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蛋白、Muc5ac和核因子-κB(NF-κB)等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可以使大鼠气道上皮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使BALF中性粒细胞增高、黏蛋白含量增多、炎性细胞因子(IL-1β、1L-8和TNF-α)表达增加。同时气道上皮细胞胞浆NF-κB表达和NF-κB入核率均增高。罗红霉素(5和10mg/kg)可以抑制由LPS导致的Muc5ac高表达和NF-κB的核内转移,抑制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NF-κB的入核率与细胞因子、Muc5acn mR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交沙霉素组和阿莫西林组未观察到类似结果。结论罗红霉素可以抑制LPS所致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肺毛霉菌病(Plumonary mucormycosis)是由毛霉菌目真菌类的接合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肺部机会性真菌感染。有文献报道肺毛霉菌的发病率在所有毛霉菌病例中高达24%;在真菌感染中,毛霉菌发病率占8. 3%~13%,仅次于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位居第3位。我国一项474例肺真菌病患者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是指在医院特殊环境下病原微生物所致呼吸道感染.这种感染在病人入院时并不存在,亦不在潜伏期,而是住院48 h以后发生的,亦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者.据美国院内感染研究调查,约有0.6%的住院病人发生HAP,占所有院内感染的16.8%,仅次于泌尿道感染.在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中,其发生率升至6~20倍,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近年来耐药菌株的增多,HAP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是当今疾病控制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