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022篇
预防医学   47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40篇
  4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应用QuEChERS前处理法处理样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蔬菜水果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丙酮定容至3.0 mL后,过QuEChERS柱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用GC-ECD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0.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5~0.9995,最低检出质量浓度0.0010~0.0023mg/kg,在3个浓度水平上对方法的回收率进行测定,回收率78.1%~97.4%,相对标准偏差(RSD)1.9%~8.4%。结论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选择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好等优点,且操作简单、快捷,适合对蔬菜水果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细胞模型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Ca2+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Scu处理组、Aβ处理组、Aβ+Scu (高、中、低)处理组及Aβ+IP3R拮抗剂组,用CCK-8法筛选药物浓度并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中1,4,5-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P3R和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和Scu处理组相比,Aβ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下降,IP3含量升高,IP3R、Bax和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细胞胞浆内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升高;Aβ+Scu处理组细胞中各检测指标的变化与Aβ处理组的结果正好相反,IP3R通道下游指标的变化与Aβ+IP3R拮抗剂组基本一致。结论:Scu能够下调通路蛋白IP3、IP3R的表达,抑制Aβ介导的Ca2+内流所致的细胞凋亡,可能通过对IP3R-Ca2+途径的调控来影响AD病程。  相似文献   
3.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0,(18):3255-3259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肿瘤,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都不相同。尽管目前仍在努力为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但其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是肿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经典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定量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虽然化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但它带来的不良反应事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低复发风险(recurrence risk,RS)有可能超过化疗益处。21基因检测不仅可以预测这类早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还可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为患者增添信心。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 ,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对本院近 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 (总量为 80mg)化疗的 4 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 ,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 3~ 6天出现局部反应 ;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地方性氟病病区胎儿肾上腺皮质细胞进行超微结构体视学研究。结果显示:病区胎儿肾上腺皮质细胞核比表面和核平均体积缩小,细胞平均截面积和平均体积缩小;线粒体肿胀,平均周长和平均体积增大;粗面内质网体密度缩小。结果表明:机体过量氟对胎儿肾上腺皮质细胞超微结构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脂肪肝与血脂关系的特点,公司医院于2001年3月对全公司员工的健康体检者人数总计约3400人次进行体检。其中,笔者随机抽取684例公司员工体检者的临床体检资料,采用以单位为标准的群体普查,时间均是早晨空腹。体检重点观察项目为B超和血脂。脂肪肝和血清胆固醇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脂肪肝与血清甘油三酯经X^2检验其增高一致。  相似文献   
8.
黄燕妮 《华夏医学》2006,19(5):909-910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且痰菌阳性率、空洞率及复发率高[1]。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了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笔者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原因,采取护理预防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45~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消瘦、乏力、气促、午后潮热等。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易焦虑、抑郁,甚至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肺结核的预防措施,消除恐惧心理,不要歧视肺结核患者,给患者以心理疏导,有些患者知道自己…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5例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19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2例),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84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三组:孕30~33^+6周(A组,n=12),孕34~36^+6周(B组,n=35),孕37-40周(C组,n=37)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重要措施,时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皮-脂肪颗粒混合液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将真皮颗粒和脂肪颗粒混合制成真皮-脂肪颗粒混合液,用2mm脂肪抽吸针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8例,17例1次填充成功,仅1例因缺损面积过大而补充填充1次,全部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外形明显改善。结论真皮-脂肪颗粒混合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手术简单易行,术后吸收少,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