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指下易明论     
指下易明论榆次市中医院高济民山西晋华纺织厂医院楼青基本脉象虽仅20多种,然而要想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并非易事,往往有心中清楚,指下难明之感,对于初学更是如此。晋·太医令王叔和在《脉经》序中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群体的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等测量工具对211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11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1.11%(129人),提示该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情绪;(2)SAS得分差异分析显示:经济状况高低与有无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和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是焦虑情绪出现的危险因素;经济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支持、采用合理化和自责的应对方式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情绪状况不容乐观,应参考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改善该人群的身心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毒瘾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提高维持治疗效果。[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1例MMT毒瘾患者进行测查;然后用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MMT患者阳性项目数及9项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MMT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时,仅躯体化因子分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质、精神质因子进入总分、阳性项目数及SCL-90所有因子的回归方程;内外向进入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其他、总分的回归方程;消极应对分进入除躯体化外所有因子、总分、阳性项目数的回归方程;积极应对分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客观支持分进入焦虑的回归方程。[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MMT毒瘾患者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引进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并探讨其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方便取样法选取的237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B-IPQ测评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同时施测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检验效标关联效度;2周后对其中95例再测B-IPQ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项目分析显示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556~0.842;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B-IPQ具有单一维度特性;B-IPQ总分与SAS、SDS得分均呈正相关(r=0.640、0.616)。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重测信度为0.931。结论:B-IPQ中文版具有较好的鉴别力和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躯体化障碍患者疾病认知的测评。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的分布及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311名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D型人格问卷(DS14)的测评与分析。结果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3.73%(136/311);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躯体化障碍患者相比,焦虑[(59.42±8.638)分;(54.17±8.396)分]和抑郁[(60.02±8.586)分;(55.99±9.544)分]水平明显增高(P<0.001),焦虑(86.02%,68.57%)和抑郁(80.15%,54.86%)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1);个体社交压抑、消极情感因子得分与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并表现出更明显焦虑抑郁症状,D型人格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患病和沉重心理负担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躯体形式障碍(SDs)患者家属的抑郁情绪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D型人格问卷(DS14)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的186例SDs患者家属进行测评与分析。结果 SDs患者家属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8.9%(91/186),SDS得分为(54.53±11.85)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患者家属抑郁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D型人格、SDs相关知识了解较差、首次就诊是患者家属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Ds患者家属抑郁情绪普遍存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干预,缓解其负性情绪,以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楼青  袁也丰  卢和丽  林武 《江西医药》2010,45(7):724-726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职业特殊且不稳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情绪多见。有研究表明该人群的情绪问题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密切相关,改善负性情绪可以有效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因此,针对该人群的情绪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少不洁性行为的频数,从而有效地阻断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对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心理依据。方法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2013年7—12月在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的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测评。结果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1.25%(20/64),SAS标准均分为(45.27±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关系和CD4细胞数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家庭关系较好、CD4细胞数目较多是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普遍,在咨询、检测和治疗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区1 304名医学类全日制不同年级临床在读硕士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自杀态度问卷等测评。结果医学硕士研究生自杀态度问卷总分为(2.833±0.305)分,对自杀行为性质态度为(3.238±0.705)分,对自杀者态度为(2.887±0.908)分,对自杀者家属态度为(2.803±0.512)分,对安乐死态度为(2.631±0.303)分;自杀家族史、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总分、消极应对分和积极应对分进入自杀态度不同维度的回归方程。结论女性、有自杀家族史、社会支持低、心理健康水平低、消极应对多和积极应对少是影响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