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和扇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taichui)的双重PCR方法。方法从Gen Bank中获取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以及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虫种的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并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双重PCR法。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与17个相关虫种一起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ITS1扩增产物经p MD19-T载体进行TA克隆获得质粒,并将质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其敏感性。应用新建的双重PCR法鉴定从47副猫内脏和40副犬内脏中收集的吸虫,检测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新建的双重PCR法能扩增出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648 bp和279 bp,不与钩棘单睾吸虫、华支睾吸虫、心形咽口吸虫、次睾属吸虫囊蚴、外睾属吸虫囊蚴、藐小棘隙吸虫、抱茎棘隙吸虫、弗氏棘口吸虫、似锥低颈吸虫、全冠属吸虫、重盘属吸虫、异尖属线虫、东方次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瓦氏瓦生吸虫、背孔属吸虫和宫脂属线虫的DNA发生交叉扩增,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应用该双重PCR法,2类吸虫DNA的最低检测值分别为1.49×10-1pg和1.14×10-1pg。对来自猫内脏和犬内脏的吸虫检测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并且不与猫、狗中其他的吸虫DNA发生交叉扩增。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PCR法可用于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  相似文献   
2.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恒温反应、操作简单和耗时短等优点。该技术自2006年面世以来,被逐渐应用于医学、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人畜健康,还阻碍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寄生虫病实现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有助于推进该类疾病的治疗进程,最大程度降低危害。本文综述了RPA技术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在寄生虫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RPA技术在原虫、吸虫和线虫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原虫检测方面,RPA技术较为成熟,它的灵敏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吸虫检测方面,RPA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于或优于传统的检测技术。RPA技术在线虫检测方面的灵敏度优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此外,本文还对该技术在寄生虫病防疫工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探究式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2018级临床专业的大二医学生1~24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发布探究主题,学生自主探究并收集寄生虫临床病例,查阅文献,课堂中分组汇报讨论,课后归纳总结,最后统计、对比分析两组的单元测试成绩及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单元测试成绩为(72.57±14.03)分,实验组单元测试成绩为(74.91±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43);在学习态度方面,85.25%和83.09%的学生分别认为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在教学模式方面,89.93%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满意;在能力提升上,82.3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临床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结论 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适度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列举国内外医学信息学代表教材,参考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的建议,针对国内非医学信息学专业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先进的医学信息学内容,阐明教材编写原则及形式,以期加强非医学信息学专业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授课和考核特点设计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在线慕课平台系统,阐述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开发及软硬件环境、结构与功能,包括网络前台、后台两大部分,可实现在线学习、考试、信息发布等功能及其管理维护,指出该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减少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收集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TvESP),用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TvESP浓度,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从昆明小鼠的附睾收集精子并调整精子密度为1×107/ml。将小鼠精子分为0、 5、 10、 20、 40、 80 ng/μl浓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孔),分别与终浓度为0、 5、 10、 20、 40、 80 ng/μl的TvESP共培养1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细胞流式检测精子凋亡情况;小鼠精子与TvESP作用0.5、1、 2 h后,台盼蓝染液染色,计算精子死亡率;小鼠精子分别与终浓度为0和40 ng/μl的TvESP共培养1 h,荧光染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精子顶体结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vESP作用1 h后,5、 10、 20、 40、 80 ng/μl浓度组活力精子占比分别为(31.90±4.10)%、(23.00±4.90)%、(18.80±3.50)%、(13.60±1.20)%和(8.60±1.20)%,均低于0 ng/μl浓度组的(44.50±3.20)%(F=30.76, P <0.01);...  相似文献   
7.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原虫,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对于临床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建立人芽囊原虫动物模型、进行基因型和致病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高效经济的培养基为人芽囊原虫的生活史、形态分类、感染免疫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基的状态、种类、血清浓度和培养条件等是影响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重要因素。本综述总结了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及不同物理状态下适合人芽囊原虫快速生长繁殖的培养条件,阐述了不同培养基之间的差异及影响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梅雪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41-2642
目的对剖宫产率上升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 2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难产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发生率明显大于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医护人员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处理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军队院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军队院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尚有争议。构建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芽囊原虫致病性、致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动物、感染方式和虫体选择以及宿主免疫状态是影响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人芽囊原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旨在为动物感染模型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