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的10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给予系统性延续护理2年。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2年发放生存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和2年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项评价指标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病因不清的肺内弥漫性蛋白沉积的罕见疾病.。一般起病潜隐、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最终发生呼吸衰竭的疾病。在全麻下插入双腔支气管进行全肺灌洗对本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我科2003年12月收治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行全肺灌洗治疗.经过密切的护理配合,患者在短期内恢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7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时机、部位、置管静脉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 174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96.0%,置管后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堵塞、渗液。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PICC穿刺时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时,穿刺部位首选右侧肘上贵要静脉、熟练技术及良好的维护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余娇  梅赣红  游明春 《江西医药》2010,45(2):170-171
三尖瓣下移畸形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36例年龄3~42岁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和常规拔除留置针的效果。 方法 2019年3月—7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 6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对照组常规拔除留置针,比较两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96 h内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整个留置期间各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堵管、渗液、怀疑感染)发生的风险,其中静脉炎为主要结局指标,其他并发症为次要结局指标。 结果 共3 64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1 803例,对照组1 839例。试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5±52) 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71±30) h,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 h内,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留置期间,两组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发生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且不会增加静脉炎、渗液及怀疑感染的发生风险,但堵管的发生风险会增大,如根据临床指征拔管,需加强堵管的监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对30例NICU病人进行耐高压PICC导管的置入,并分析耐高压PICC导管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30例NICU病人置管成功率10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结论]耐高压PICC导管可以满足快速输液、输血、注射造影剂、监测中心静脉压等需求,避免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余娇  梅赣红  游明春  邓根英  徐建军 《江西医药》2010,45(12):1268-1269
目的 研究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出院后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制定出的表格进行评分,在出院前采取培训的方法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的12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17项生活质量方面的调查研究显示,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服抗凝药、精神状态、睡眠、复查的积极性、对疾病的接受能力、工作能力是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建立相关的医疗-护理体系、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对相关的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可以提高其出院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性抚触在婴幼儿心脏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对患儿行治疗性抚触。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腹胀发生率上相比较,P〈0.005,在是否配合治疗上相比较,P〈0.005,在离床天数上相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性抚触有利于缩短患儿病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预防去甲长春花碱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甲长春花碱(NVB)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但该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炎.做好预防措施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轻者有头痛、烦躁、嗜睡、颈强直等症状,短期内可恢复,重者出现昏迷、频繁惊厥、甚至短期内出现脑干损害,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03年11月1日收治了一例重症病毒性脑干脑炎的患者,现将我院成功抢救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