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效功  唐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417-3420
目的研究生血宝合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00 mg次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中,稀释到1 mg/mL,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生血宝合剂,15 mL/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显著升高,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NK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免疫功能,调节RBC、HGB、Ret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分别联合拓扑替康及阿柔比星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 12例患者先用AA方案(阿柔比星20~40mg第1天至第3天,阿糖胞苷150~200mg第1天至第5天)诱导治疗,第1次诱导化疗结束后10d,无论血象、骨髓是否恢复而强行实施第2个疗程化疗.第2个疗程采用TA方案(拓扑替康2mg第1天至第5天,阿糖胞苷100mg/m2,第1天至第5天)化疗.结果 12例患者中6例1个疗程即获CR,2例:PR,CR率为42.86%,总有效率57.14%.结论 阿糖胞苷分别联合阿柔比星及拓扑替康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分别联合拓扑替康及阿克拉霉素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14例病人先用“AA”方案(阿克拉霉素20~40mgdl-3,阿糖胞苷150—200mg d1-5)诱导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0d,无论血象、骨髓是否恢复而强行实施第二疗程化疗。采用“TA”方案(拓扑替康2mgd1-5,阿糖胞苷10(hng/m2,d1-5)化疗。结果:14例患者中6例1次双诱导即获CR,2例PR,CR率为42.86%。总有效率57.14%。结论:阿糖胞苷分别联合阿克拉霉素及拓扑替康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63岁 ,因反复胸骨中下段压榨性疼痛 6个月 ,加重 1d入院。 5年前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经过多次激素治疗 ,血小板 (plt)始终小于 3 0× 10 9/L。 3 0年前曾在核爆破现场工作。院外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广泛前壁心肌缺血”。入院查体 :血压 112 / 75mmHg(1mmHg =0 13 3kPa) ,呼吸 2 0次 /min ,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紫癜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68次 /min ,律齐 ,肝脾不大 ,双下肢无浮肿。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G 3 4 5ng/ 10 7plt ,PAIgA 58ng/ 10 7plt ,PAIgM 66ng/ 10 7plt。骨髓穿刺 :全片见 59…  相似文献   
5.
许芳  梁效功  冯贵平  吴华新 《四川医学》2004,25(10):1140-1140
患者 ,女 ,71岁。因头昏 ,乏力 2 + 月于 2 0 0 1年 3月 19日入院。查体 :重度贫血貌 ;四肢躯干皮肤未见瘀点、瘀斑 ;胸骨无压痛 ;肝、脾未及 ,肾区无叩痛 ;腰椎叩痛。入院时血常规 :WBC 4 .0× 10 9/L ,Hb 5 7g/L ,PLT74× 10 9/L。骨髓涂片 :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浆细胞2 0 % ,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肾功正常。血、尿本周氏蛋白阳性。免疫球蛋白定量 :IgG 34g/L ,IgA 0 .37g/L ,IgM 0 .5 4g/L ,β2 微球蛋白 4 0 0 0 μg/L。X线胸片提示胸椎、腰椎溶骨性骨质破坏。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IgG型 )ⅢA期。入院后即行MP方案化疗 ,此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4C呼气试验联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对14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H.pylori的检测,了解ITP患者H.pylori感染情况。方法对ITP患者同时进行14C呼气试验及H.pylori抗体检查。结果 14C呼气试验阳性者占54.55%,H.pylori抗体阳性者占58.04%。2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可作为临床诊断H.pylori感染指标。结论 14C呼气试验或H.pylori抗体检测均可准确了解ITP患者H.pylori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 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0例PCNS 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66例可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70例PCNS DLB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7岁,男女比例1.3∶1,就诊前病程小于2个月者54例(77.1%)。伴颅内高压症状44例(62.9%),伴肢体无力或偏瘫症状26例(37.1%)。多发病灶37例(52.9%),幕上59例(84.3%),累及深部脑组织46例(65.7%)。66例随访患者中,对症姑息治疗7例,单纯手术23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9例,放化疗联合21例。随访6~96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95%CI 1~16个月),2年生存率36.1%。对症姑息组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接受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95%CI 22~43个月),2年生存率56.9%。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累及深部脑组织(P=0.04)和未行放化疗(P=0.00)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PCNS DLBCL为高度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累及深部脑组织患者预后差;放疗、化疗及放化疗联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微小残留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复发的根源。本文综述CGL患者Allo-BMT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时间、频率、转录本数量与复发的关系,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阳性而保持缓解的原因以及健康人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梁效功  杜继宇 《重庆医学》2015,(36):5183-5184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 ,HS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关节等器官[1]。容易反复发作,其发病的免疫及遗传学遗传主要集中在感染后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遗传、个体的遗传易感性等方面。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紫癜经过治疗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或迟或早会发生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累及),迄今为止,Sano 等[2]报道,男性,年龄大于4岁,或伴有严重腹部症状,ⅩⅢ因子活性水平下降,以及是否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过敏性紫癜最终发生肾累及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 HSP 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有关。也有研究发现 HSP 肾累及与 HLA Ⅰ类基因 HLA-B35相关。但 Peru等[3]认为 HLA-B35仅是 HSP 的易感因素,与肾累及无关。因此,关于 HLA-B35基因与 HSP 肾累及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争议。作者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门诊初发儿童84例过敏性紫癜行 HLA-B35基因检测,以探讨 HLA-B35基因阳性与 HSP 肾累及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 HLA-B35基因能否作为初发 HSP 肾累及的早期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此方案治疗的20例侵袭性NH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例NHL患者的总有效率(RR)达60 %,完全缓解(CR)率达33.3 %,巩固化疗的CR率达23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尤其是用MA方案化疗时,75 %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其他如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轻微,死亡率5 %。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是治疗侵袭性NHL较有前景的方案,但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