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基黄对大鼠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田基黄对大鼠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重 2 0 0~ 2 5 0 g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 n =10 ) ,应用免疫学细胞技术 ,对大鼠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田基黄能明显提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吞噬率 (75 .2± 3.9,83.5± 5 .1,P <0 .0 0 1)及 T淋巴细胞百分率 (6 4.8± 5 .4,72 .2± 3.1,P <0 .0 0 1) ;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T淋巴细胞百分率 (6 0 .4± 6 .3,6 8.8± 6 .5 ,P <0 .0 1) ;对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 (MI) (0 .45 5± 0 .15 6 ,0 .439± 0 .148,P >0 .0 5 )及肺泡巨噬细胞 (AM)吞噬率 (4 1.8± 5 .8,48.2± 9.5 ,P >0 .0 5 )无明显影响。结论 :田基黄能提高大鼠全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对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医学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级医学人才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加强对医学院校本科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达到新的医学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医学人才。近几年来,我校做出了一系列教学方面的改革举措,从1999年开始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内容组合成一门新的实验性课程“实验生理科学”,并在实验生理科学实验课中开展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下面是几年来参与探索性实验的一些总结。1探索性实验实施的步骤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选题→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交给带教老师审核→方案交给技术室做好动物、药品计划及相应的实验器材准备→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写成论文→分析答辩。2对开展探索性实验的看法与建议2.1作用2.1.1探索性实验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使学生了解了科研的基本过程,为其今后从事科研及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2.1.2探索性实验对老师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提...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分别观察以饼干、兔肉、鸡蛋黄或它们的不同配合为食物喂养的虎纹蛙蝌蚪体尾生长速度及肢体萌出时间的差别;还观察了白天接受不同照度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蛋黄组(不管单用或配合)体尾长度比无蛋黄组平均长15%,多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蛋黄组后肢萌出时间比无蛋黄组平均早9.8天,前肢萌出也平均早8.4天,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用同一食物喂养而白天接受不同照度(0~1264勒克司)的各组之间体尾生长速度及肢体萌出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酒精中毒对豚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实验组每天用50%酒精生理盐水溶液按1ml/100g体重剂量灌胃一次,灌后动物出现昏睡现象2~3h;对照组用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共20天。结果:①白细胞计数(×10~9/L):实验组5.250±0.872,对照组10.850±1.445,P<0.001;②白细胞吞噬率(%):实验组41.4±3.14,对照组69.5±4.32,P<0.01;  相似文献   
5.
吸入NO_2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持续一段时间.全身性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持续2-4天,5-7天恢复正常;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持续5-7天,10-12天恢复正常;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也需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将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分别置于各种浓度的乐果、敌百虫、敌敌畏水质中孵化。结果48h致死低限浓度、非致死高限浓度和LD_(50)±SLD_(50)。分别为:乐果60(10~(-6)下同)、20和33.35±1.25;敌百虫25、6和15.04±0.49;敌敌畏20、4和12.08±0.44。延至120h则分别为:乐果40、16和23.71±0.82;敌百虫17、3和10.00±0.28;敌敌畏14、2和8.87±0.29。在非致死高限浓度中孵出的蝌蚪继续在相同的水质中饲养,发现尾长、总体长和肢体萌出时间等发育过程都明显受抑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 Wiegmann)为材料,观察了氯化汞对其受精卵及蝌蚪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精卵和胚胎在氯化汞浓度为0.01~0.0015(10~(-(?))的水质中,48小时和120小时的LD_(59)±SLD_(50)分别为0.004456±0.000144和10.003945±0.000098(10~(-9)),安全度为0.0004456(10~(-(?)))。在浓度为0.0035~0.0015(10~(-9))的水质中,蝌蚪头15天(从受精卵开始计算,下同)内发育明显受抑制,尾长、全长、体重都显著落后于对照组(P<0.01),而且浓度越高,抑制越严重。第15天后,影响逐步减小,但尾长和全长仍有显著差异。第20天以后,这种抑制作用就不显著了(P>0.05)。  相似文献   
8.
皮牵引是将牵引力直接加于皮肤,间接牵拉肌肉骨骼,不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可起到患肢制动、保持肢体功能位、减轻疼痛的作用[1],在骨科治疗中广泛应用。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或关节脱位;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某些骨折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术,临时的肢体制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对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小鼠40只禁食12h,随机分为对照组、四氧嘧啶组(5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2mg/kg腹腔注射×4)阿托品组、四氧嘧啶配伍中剂量(1mg/kg腹腔注射×4)阿托品组,各10只。配伍阿托品组分别于注射四氧嘧啶前0.5h,后0.5h,2,3d共4次给予腹腔注射阿托品,全部在造模后4,14d测定空腹血糖。选取大鼠58只禁食20h,随机分为高剂量(13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组、中剂量(100mg/kg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组、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14,10,14,10,10只。除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注射四氧嘧啶,分别于注射四氧嘧啶前0.5h,后0.5h,2,3d共4次给予腹腔注射阿托品(2mg/kg),并于造模后4,14,30d测定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11.1mmol/L判定为糖尿病模型。测定各组动物的空腹血糖及血糖缓解幅度[血糖缓解幅度(%)=(前高血糖数值-后高血糖数值)/前高血糖数值×100%],计算糖尿病大鼠成模率、累计死亡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纳入小鼠40只和大鼠58只,38只小鼠和51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其中造模第2天四氧嘧啶组小鼠死亡1只,采血时四氧嘧啶配伍中剂量阿托品组小鼠死亡1只;采血测血糖前高剂量四氧嘧啶组和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组大鼠分别累计死亡2只和3只,采血时此两组又各死亡1只。①小鼠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和中剂量阿托品组高血糖缓解幅度均较单用四氧嘧啶组明显(分别为10.3%,10.6%,47.5%,P<0.01),高剂量阿托品血糖稳定效果更佳。②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造模后4d大鼠血糖水平升幅较四氧嘧啶组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组、四氧嘧啶组分别为(11.6±3.6),(21.0±6.7)mmol/L],造模后30d血糖稳步升高,表现出缓慢温和及滞后特点,且高水平血糖的稳定性较好[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组、四氧嘧啶组分别为(15.3±5.9),(13.3±5.5)mmol/L]。③与同量四氧嘧啶组比较,造模后30d大鼠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者成模率高(86%,80%)而死亡率低(30%,50%),平均存活时间延长(22.4,15.8d);造模后30d高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者成模率高(75%,67%)、死亡率也高(71%,57%),平均存活时间较短(7.7,8.3d)。④胰腺病理显示,四氧嘧啶配伍阿托品者胰岛稀少,胰岛萎缩,β细胞破坏严重,而单用四氧嘧啶缓解者胰岛受损较轻,可见胰岛细胞修复增生。结论:中剂量四氧嘧啶配伍高剂量阿托品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效果较好,能提高糖尿病成模率、降低死亡率并使高血糖水平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有机锗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锗对AFB_1诱发的肝癌前病变酶变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WBC吞噬率、ANAE及MII等免疫功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提示有机锗具有抑制AFB_1的致癌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恢复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