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将广东省税务学校1998年在校学生体检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项目以在校学生为检查对象。体检项目包括内、外科及五官科的一般检查以及X线胸部透视、化验检查肝功能和HBsAg。2体检结果评价与分析21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受检人数672人,男生320人,女...  相似文献   
2.
医学科研档案是医学研究过程和产出的载体,蕴藏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专利、高新技术、学科建设、科研思想等科研信息,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它是进行科研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1].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酶法对放疗前鼻咽癌病人990例、放疗后临床缓解鼻咽癌病人1168例、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病人76例、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病人96例、鼻咽部非癌疾病2192例和正常人2321名血清的EB病毒IgA/VCA抗体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95%、77.39%、98.68%、32.29%、12.54%和0.17%。结果提示免疫酶法检测IgA/VCA抗体对鼻咽癌诊断及监测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鼠肺癌B7疫苗细胞FLB2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肺癌细胞与活化B淋巴细胞融合的疫苗细胞FLB2c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情况。方法:用母本细胞LA795作对照,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FLB2c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情况,通过CTLL细胞MTT法测定FLB2c刺激T细胞产生分泌IL-2的作用,用FLB2c免疫小鼠,观察疫苗体内诱导小鼠CTL活性的能力。结果:FLB2c细胞在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比LA795强;FLB2c能刺激T细胞分泌IL-2,而LA795则不能;FLB2c细胞在体内能诱导CTL活性,其诱导CTL在体外对FLB2c细胞和LA795的杀伤率分别为34%-25.3%,而LA795诱导的CTL对FLB2c和LA795杀伤率分别为10.5%和12.25%,两者的杀伤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LB2c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刺激T细胞免疫应答,其以能力明显强于未融合的LA795小鼠肺癌细胞,将其作为疫苗细胞将有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而达到治疗肺癌的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疫苗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制SOCS1表达对LIGHT激活的肝癌树突状细胞疫苗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产生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负载肝癌细胞HepA可溶性抗原,并用LIGHT和SOCS1反义寡核苷酸(AS1)处理DC,制备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细胞CD40及CD86表达和ELISA测定其IL-12、IL-1分泌水平以确定DC疫苗细胞的成熟度;通过体外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6、TNF-β分泌水平测定分析疫苗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结果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在LIGHT和AS1的双重作用下,疫苗细胞的成熟标志CD40、CD86、IL-1和IL-12增高(P<0.01),能增强诱导CTL活性、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6、TNF-β能力(P<0.01)。结论抑制SOCS1能提高肝癌DC疫苗的成熟度,并增强疫苗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肝脏可溶性复合物具有保护肝脏、刺激肝组织再生等生物学活性,观察天然物质肝脏可溶性复合物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肿瘤研究室完成.①分离人胚胎、成年及新生小鼠肝脏组织,生理盐水清洗、剪碎、筛网过滤,用生理盐水制备混悬液,3 000 r/min离心,收集上清,制备肝脏可溶性复合物.②体外实验:用上述不同来源的肝脏可溶性复合物体外处理肿瘤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其对乳腺癌细胞EMT6增殖的影响.③体内实验:观察成年鼠肝脏可溶物质对乳腺癌细胞EMT6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荷瘤鼠生存状况的影响,包括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两个实验,给药途径包括在接种肿瘤细胞部位的对侧腋下、同侧腋下、腹腔注射及灌胃等.结果:①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来源的肝脏可溶性复合物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EMT6增殖率,肿瘤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血清白蛋白处理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②成年鼠肝脏可溶物质8mg/L组抑瘤率高于2,4 mg/L组(P<0.05),未观察到明显毒副效应.③比较不同给药途径,成年鼠肝脏可溶物质同侧注射组的抑瘤率较其他3组的抑瘤率高(P<0.05),各成年鼠肝脏可溶物质给予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比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高(P<0.05).④与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在同侧腋下注射成年鼠肝脏可溶物质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肝脏可溶性复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不同的给药途径中,在接种肿瘤细胞部位的同侧腋下给药抑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熊竹娟  林苹 《华西医学》2006,21(4):852-853
干细胞(stem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增殖潜能的原始细胞,既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在合适的条件或给予合适的信号,也可以分化为许多不同类型的具有特征性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和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潜能,可将干细  相似文献   
8.
林苹  吴智慧  周欣欣 《现代保健》2009,(30):104-106
就国内外对蜘蛛、蛛丝及蚕丝成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蜘蛛及蛛丝存医疗保健上的应用情况,并从生物医药等角度论述了蜘蛛及蛛丝的开发与应用价值,提出利用基因技术仿蚕丝药品及保健品对开发研究蜘蛛系列药品及保健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Na ,K -ATP酶β1亚基(ATP1B1)真核表达质粒,为利用ATP1B1进行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白细胞文库为模板扩增ATP1B1 cDNA,定向插入到pEGFP-C3真核表达质粒中,构建pEGFP-ATP1B1重组质粒;经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ATP1B1基因表达,并进行其ATP酶活性检测;MTT法测定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重组质粒经鉴定证实含有ATP1B1 cDNA序列,转染pEGFP-ATP1B1的SGC-7901细胞ATP1B1基因表达增高达129.2%,ATP酶活性增强为(2.95±0.210)%,细胞生长增殖显著受抑。结论成功构建了ATP1B1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利用ATP1B1研究恶性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Gold等在1965年首先发现癌胚抗原(CEA)是结肠癌的特异性抗原。随着对CEA的深入研究,证明在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其含量也增高、且其含量与肿瘤的消长相平行。我们采用CEA单克隆抗体(McAb)酶免疫法(EIA)对14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CEA测定,以探讨CEA检测在肺癌的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1.经组织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肺癌患者145例(其中疗前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