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晚期妊娠产科检查及阴道试产过程中产程监护情况的研究,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及胎儿心电监护结果分析,尽量早期对脐带缠绕进行诊断.方法:分别分析晚期妊娠中产科查体及NST结果;阴道试产过程中产程进展及胎儿心电监护结果,讨论脐带缠绕的早期临床表现和胎监异常的关系.结果:在196例临产前有胎头入盆异常表现的病例中,80例胎监表现异常,其中脐带缠绕71例(P<0.05);在27例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头下降延迟及停滞的病例中,21例表现为胎头下降迟缓或停滞,其中9例胎监显示异常(P<0.05).结论:脐带缠绕的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体格检查和严密的产程监护,结合胎儿心电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脐带的缠绕,从而避免因为脐带缠绕导致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严重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简称宫颈癌)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IKCal)mRNA表达变化,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15例宫颈癌组织和1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KCal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KCal mRNA阳性表达率为73.33%,表达水平为1.14±0.45;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分别为11.11%和0.86±0.23(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更高表达的IKCalmRNA。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细胞核内IKCal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过度表达的IKCal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病变 ,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目前关于EM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 ,随着对细胞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有学者注意到EM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及多基因遗体[1 ] 有密切关系。目前有关凋亡调控基因Bcl - 2和Fas与EM发病关系的研究 ,国内尚未见报道 ,为探讨二者的关系以及对EM发病的影响 ,现将我们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 本研究 4 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 ,均取自 2 0 0 1…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输卵管分粘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可能宫内正常妊娠,也可能发生宫外孕,但宫内外复合妊娠者比较少见。本院发现一例,现将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盆腹腔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是常见的肺外结核。盆腹腔结核所致的盆腹腔肿块,在临床上很容易同卵巢肿瘤相混淆。如何早期确诊盆腹腔结核,对及时诊治有重要意义。我院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误诊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在不同体外放置位置对男性患者尿道压迫及分泌物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5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尿管体外段不同放置位置时尿道不适症状及分泌物出现情况。结果:25例腹壁固定导尿管体外段患者中,2例出现尿道不适症状时间为20小时后,23例在24小时后出现;25例自然放置两腿之间固定导尿管体外段患者中,25例均在20小时内出现尿道灼热不适.疼痛及伴有较多分泌物等。结论:经腹壁固定导尿管体外段患者优于自然放置两腿之间固定并使耻骨前弯消失,对尿道黏膜刺激明显减少,尿道不适症状出现时间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8.
血清蛋白质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蛋白质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宫颈癌病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通过差异蛋白组学筛选特有的蛋白标记物。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和WCX2(弱阳离子)芯片采集58例宫颈癌患者和57例健康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质组。将115例血清随机分为两组:以训练组30例宫颈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以验证组28例宫颈癌患者和27例健康人血清标本用于模型的双盲法验证。结果: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有14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P0.05),筛选出质荷比(M/Z)分别为5912、5642、8702、4320、6432的标志蛋白(P10-6),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92.31%。结论:特征蛋白在宫颈癌患者较正常人血清明显的高表达或低表达,可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构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为进行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分析及临床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取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提取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银染获得全细胞蛋白质的电泳分离图谱,利用PDQuest 2D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合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对蛋白质斑点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显示2-DE图谱上有212个蛋白质斑点,主要集中在pH 4.95~6.81之间,其中高丰度蛋白有36个点,低丰度的蛋白质有176个,对其中3个高丰度蛋白质斑点初步鉴定可知这些蛋白质分别为:PSE1,IRX5,RN5A.结论:本实验构建了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其分离、染色效果好,能满足2-DE专业软件分析的要求,为后续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卵巢正常、恶性肿瘤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构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为临床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取人卵巢正常及恶性肿瘤组织,提取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获得其蛋白质电泳分离图谱对蛋白质斑点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显示2-DE图谱上高丰度蛋白质有36个点,低丰度的蛋白质有176个,对其中3个高丰度蛋白质斑点初步鉴定可知这些蛋白质为:PSE1,IRX5,RN5A。结论:高丰度蛋白质054917、P70351、P15091可能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