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体位引流并拍背以净化气道的护理体会青海省儿童医院(810007)林桂秀自1990年至今对26例SICU(外科重症监护)病人并肺内感染、肺不张、吸入性肺炎及开胸术后的患儿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的视觉机能特征。方法采用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visualretentiontest,BVRT)、连线测验(TrailMakingTest,TMT)及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DigitModalitiesTest,SDMT)3种方法,分别测试50例ADHD儿童和50例正常儿童的视知觉、视觉记忆、视空间结构、视觉运动注意和视觉扫描等。结果①ADHD组BVRT三种测验方试C、D、E正确分总分(4.9±2.0)低于对照组(7.7±1.4)(t总=8.00,P<0.01),而失误分总分(6.9±3.9)高于对照组(2.5±1.7)(t总=12.1,P<0.01)。②ADHD组完成A型TMT时间较对照组延长(94.6±51.2/56.9±23.7,t=4.61,P<0.05),所犯错误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3±0.8/0.1±0.3,Hc=4.46,P<0.05);ADHD组完成B型TMT时间较对照组延长(228.0±142.1/120.1±43.8,t=5.14,P<0.05),所犯错误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6.0±5.5/2.1±3.4,Hc=22.96,P<0.01)。③ADHD组SDMT得分低于对照组(65.2±29.3/97.9±18.8,t=6.65,P<0.01)。结论ADHD儿童存在视知觉、视觉记忆、视空间结构、视觉运动注意以及视觉扫描等视觉机能方面缺陷。  相似文献   
3.
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在0~3岁婴幼儿保健门诊的应用,探索一条适合婴幼儿保健门诊的服务模式。方法将到我院儿保门诊行健康体检的42d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儿保医师对其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及疾病预防指导,由家长对孩子实施以上措施;对照组婴幼儿行常规保健指导。两组婴幼儿均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及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并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实验组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及体格发育,并能减少常见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将早期教育纳入医疗单位婴幼儿保健门诊常规工作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综合干预中的应用。方法31名ADHD儿童于综合干预6个月前后行ERPsP300测定及Conners量表评估,观察干预前后的变化;比较ADHD儿童P300与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干预前ADHD组P300较对照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P<0.05)。干预后ADHD组P300较干预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Conners量表分较干预前降低(P<0.01)。ADHD组P300潜伏期与Conners量表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32,P<0.05)。结论ERPsP300与适当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联合使用,可为ADHD儿童的严重程度、综合干预效果的动态观察提供客观、灵敏的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药物配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儿1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观察组,给予对照组1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2患者单纯心理-行为矫正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药物配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治疗;结果 3组患儿经相应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63例患儿的儿童行为量表评分、Conners父母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患儿,持续性注意力测试明显优于对照组1、2患儿,其临床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1、2患儿间各项观察指标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药物配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的治疗效果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影响ADHD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药物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问卷显示影响ADHD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药物治疗是缓解ADHD症状,改善儿童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ADHD药物治疗失依从现象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CC、PubMed、OVID及Cochrance图书馆,搜集可乐定透皮贴治疗TD的RCT和N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5篇为RCT,1篇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共纳入1 043例TD患儿,病例组632例,对照组411例。 对照组为氟哌啶醇3篇、硫必利2篇和安慰剂2篇。①3篇文献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氟哌啶醇治疗TD的疗效,文献间异质性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组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21.82(95%CI:20.97~22.88)。②2篇文献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硫必利治疗TD的疗效,文献间异质性大,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两组YGTS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MD=1066(95%CI:-15.67~36.99)。③2篇文献以不同评估方式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安慰剂的疗效,不适宜合并分析,描述性分析显示可乐定透皮贴剂能够有效降低YGTSS的分数。 ④6篇文献均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可乐定透皮贴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皮肤瘙痒、发红(17例),口干(10例),头晕(8例),血压下降(4例)等。3篇文献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氟哌啶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8/218) vs 17.8%(37/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篇文献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硫必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16/101) vs 31.0%(35/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篇文献比较了可乐定透皮贴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24/384) vs 9.3%(12/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可乐定透皮贴与治疗TD的传统药物相比疗效相当,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应用哌甲酯治疗的意义。方法 从本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收集癫痫共患ADHD患儿58例,根据癫痫类型以及是否服用哌甲酯进行分组, 治疗3个月以后,比较同一癫痫发作类型服用哌甲酯与未服用哌甲酯组之间脑电图异常变化值、癫痫发作次数变化情况以及 ADHD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同一癫痫发作类型服用哌甲酯与未服用哌甲酯组之间脑电图异常变化值、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癫痫发作类型未服用哌甲酯组3个月治疗前、后SNAP-I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用哌甲酯组3个月治疗后SNAP-IV评分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哌甲酯对脑电图异常评分以及发作减少次数没有影响,未发现该药加重癫痫病情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人格特征与对照组儿童人格的差异;探讨ADHD儿童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50名ADHD儿童和50名对照组儿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进行人格测验;并对50名ADHD儿童的父母依据DSM-IV诊断标准做定式访谈,将ADH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个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症状为主型,冲动-多动症状为主型。结果 (1)ADHD组儿童在EPQ四个维度的分量表中,内外向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神经质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t=-7.127,P〈0.01),掩饰性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t=-6.531,P〈0.01),三个分量表均有统计学差异,而精神质量表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841,P〉0.05)。(2)ADHD组注意缺陷的临床症状与内外倾具有负相关性(r=0.639,P〈0.01)。冲动-多动症状组与内外倾具有正相关性(r=0.639,P〈0.01),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余三个分量表分与临床症状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在人格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在临床症状的行为表现形式上也有差异,内倾的ADHD儿童在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上以唤醒不足为主要特征,外倾的ADHD儿童在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上以冲动-多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体系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情绪状态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心理调查问卷分析,分别调查白血病、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及健康学龄期儿童及其家长,比较社会支持干预前后白血病患儿的情绪及其家长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社会支持干预包括信息支持、经济支持、心理支持等方面。结果 1)白血病患儿较对照组儿童存在较多的负性情绪(P<0.05),经过社会支持干预后,其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和焦虑总分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心境好转。2)白血病组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社会支持干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3)家长的心理问题与患儿的负性情绪存在正相关(P<0.05)。4)社会支持干预下,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总评提高,躯体、社会和心理维度均较无社会支持组家长有所改善(P<0.05)。结论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存在较多的负性情绪,其家长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减少患儿的负性情绪及改善家长的心理健康,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