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对10只兔右眼施行IASIK手术,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取标本,应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及观察角膜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LASIK后1周中央区角膜有少量的角膜细胞出现及产生少许Ⅲ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术后1~3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时明显减少.[结论]LASIK后,角膜愈合反应极轻,因而较少引起角膜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上斜肌前部前徙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的外旋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中可调整缝线的上斜肌前部前徙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的外旋斜的效果。方法 对6例(9眼)外旋斜患者(其中双眼外旋斜和单眼外旋斜各3例)行此术式,在术前、术中、术后1周分别行双马多氏杆检查第一眼位的主观旋转斜。分析旋转斜度与手术量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术前都存在正前方及下方双眼复视症状,第一眼位的外旋斜5~15。,平均10.5。。术毕双马多氏杆检查第一眼位为0^o~内旋斜5^o,平均内旋斜3.7^o。术后所有患者正前方及向下看复视症状消失,术后1周为外旋2^o~内旋4^o,平均内旋1.4^o。其中2例患者术后7个月复诊,一例外旋斜3^o;另一例为旋转斜0^o,都未出现明显复视症状。结论 术中可调整缝线的上斜肌前部前徙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矫正上斜肌麻痹的外旋斜的手术方式,常需要过矫至内旋5^o左右来代偿术后出现的回退。  相似文献   
3.
眼内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眼内金属异物误诊和漏诊。方法对12例(12眼)眼内金属异物误诊、漏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跟被误诊为葡萄膜炎8眼、白内障1眼、玻璃体浑浊3眼。由于延误了治疗,导致视力下降。结论必须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警惕性,全面分析病情,借助X线等辅助手段,可大大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采用注射器滴注法制成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标准曲线,每隔2周测定微囊所包裹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体外释放浓度。结果:微囊形态为圆形透明颗粒状,粒径在1mm左右。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微囊中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体外每2周释放量,显示药物累积释放量与时间之间为直线关系,基本符合药物零级释放动力学。结论:滴注法制备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囊制作方法简便,其药物体外释放稳定。  相似文献   
5.
V型斜视患者功能亢进的下斜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型斜视患者大多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但对临床判断为功能亢进的下斜肌的病理学和组织细胞学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采用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电镜下观察V型斜视患者功能亢进的下斜肌的组织细胞结构,探讨其组织学改变。1材料与方法1.1眼外肌的获取正常人眼外肌为眼库摘取捐献者眼球时获得近肌腱附着部位的下斜肌,该部位是临床上下斜肌减弱术的切除部位。捐献者年龄为22~31岁。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标本先置于20%的中性蔗糖液孵化20min,再置于-80℃恒温冰箱保存备用。3条下斜肌标本置于10%中性甲醛液固定后行常规病理检查。收集3条下斜肌行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7例麻痹性斜视行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并观察在术前、术后麻痹肌的运动情况、双眼视功能、眼球运动情况、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等结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除2例外全部过中线,转动1~2mm者12例、3mm者10例、4~5mm者2例、7mm者1例.术后被转位的肌肉运动正常.术后21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其中具备Ⅰ度双眼单视功能13例,具备Ⅱ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2例有Ⅲ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同视机检测仍是单眼抑制.术后眼位正位22例,欠矫5~10度5例,23例复视消除,3例轻度改变注视方向也可消除复视.1例仍有复视不能耐受行二次手术.结论 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可矫正麻痹性斜视眼位,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而且睫状肌血管分离保留可减少眼前段供血不足的危险,是目前安全、可行、有效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手术致麻痹性外斜视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并不多见,偶有眼外肌损伤引起麻痹性斜视,术中或术后的处理技术对预后很重要。我们诊治了一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的麻痹性外斜视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伍××,男性,49岁。患者于1995年12月底在外院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即发现复视及左眼向外偏斜,左眼球不能向右转动。于1996年4月22日以左眼麻痹性外斜视收入院。入院检查所见: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9,试镜片不能提高。右眼鼻侧睑裂部球结膜翼状胬肉增厚,并越过角膜内侧缘2…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创面愈合机制的免疫组化实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杨斌  林小铭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5):356-358,361,I004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 对10只兔右眼施行LASIK手术,分别于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取标本,应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及观察角膜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 LASIK后1周中央区角膜有少量的角膜细胞出现及产生少许Ⅲ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术后1-3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时明显减少。结论 LASIK后,角膜愈合反应极轻,因而较少引起角膜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和归纳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探讨外斜视漂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斜视弱视专科门诊就诊的8例自发性续发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包括患者的出生史、视力、屈光状态、斜视度、双眼视功能、治疗措施等.结果 患者均原为调节性内斜视,具有弱视、运动性融合功能低下甚至丧失,以及在早年接受足度或近足度远视镜矫正治疗等临床特点.结论 外斜视漂移并不少见,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其发病可能是融合机制、神经动力因素和解剖因素的合力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兔眼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及其发生与直肌切断的数目和组合之间的关系 ,以及分离保留直肌睫状前血管是否能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 4组 ,分别切断内和外直肌、上和下直肌、内和外直肌加一条垂直肌、 4条直肌 ,其中右眼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 ,左眼不分离保留血管。在术后 4周取兔眼的虹膜和睫状体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所有保留血管眼以及不保留血管眼中切断两条水平肌眼未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 ,而切断上下直肌以及 3条以上直肌眼出现明显的缺血性病理学变化 ,其中包括 :虹膜上皮细胞及基质水肿 ,睫状体基质出血、白细胞浸润等。结论 单纯切断兔眼两条水平直肌一般不引起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同时切断上下直肌或 3条及以上的直肌则可能引起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虹膜和睫状体表现出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可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