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药物,但糖尿病治疗的达标率只有约40%[1].2型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不断恶化,患者的血糖控制势必越发困难[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广东省T1DM临床研究数据库登记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就诊的T1DM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收集随访患者的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中心化检测?根据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共纳入814例患者,中位年龄29.4岁(四分位数间距20.2, 41.4,下同),糖尿病病程3.2年(0.8, 7.2),HbA1c为8.6%(6.9%, 11.0%)?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636例(78.1%)?微量白蛋白尿组134例(16.5%),大量白蛋白尿组44例(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腰臀比(WHR)?HbAlc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患者群体中患DN的比例较高(21.9%)?T1DM患者DN与病程?WHR?HbAlc相关?迫切需要加强对广东省T1DM患者的综合管理,提高DN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对1型糖尿病(T1DM)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8月6日至2013年1月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随访的T1DM患者,实施综合管理,包括3个月1次的规律随访、糖尿病教育、治疗方案调整及免费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等。根据HbAlc是否达到相应年龄段的血糖控制目标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AlC达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4例T1DM患者,男64例,女80例,中位年龄29.0岁(四分位间距22.0,38.0,下同),糖尿病病程4.5年(2.8,9.0),体质指数(BMI)19.8kg/m^2(18.9,22.0),干预前HbAlc8.2%(6.7%,9.8%),41例(28.5%)HbAlc达标。完成3、6、9、12个月随访的患者分别为97、50、44、36例,HbAlC达标率分别为50.5%、80%、77%、63.9%。随访3、6、9、12个月HbAlc分别为7.2%(6.4%,8.3%)、7.2%(6.6%,7.9%)、7.0%(6.4%,7.7%)、7.0%(6.5%,8.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BMI较小、自我血糖监测(SMBG)频率较高的和病程较短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结论综合管理有助于T1DM的血糖控制,增加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对血糖控制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例Prader-Willi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1例18岁男性患者因体重进行性增加15年就诊,临床确诊为Prader—Willi综合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内分泌检查并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患者身高156em,体重115kg,体质指数(BMI)47.3kg/m2;糖化血红蛋白6.8%,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均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步胰岛B细胞功能评价提示晚时相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胰岛素:0min43.7mU/L,1h247.6mU/L,2h230.9mU/L。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钳夹试验时基础血浆葡萄糖为4.5mmol/L,钳夹开始20-120min内葡萄糖输注率(GIR)为6.6mg/(kg·min),稳态期GIR为6.2mg/(kg·min)。结论Prader—Willi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年8月6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广东省16家医院收集1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等信息,中心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固定餐后2 h C肽等;严重低血糖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别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611例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病率为70.6次/100人年,发病危险因素有男性(RR=1.69)、医保报销比例<50%(RR=1.38)、长病程(RR=1.23)、消瘦(RR=1.43)、未控制饮食(RR=2.05)、体育锻炼<150 min/周(RR=1.61)、合并神经病变(RR=2.00)、吸烟(RR=1.46)和低HbA1C(RR=1.47)。而超重和肥胖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较低(RR=0.60)。81.1%的严重低血糖集中发生在16.2%有复发史的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有男性(RR=2.03)、消瘦(RR=2.02)、未控制饮食(RR=3.11)、体育锻炼<150 min/周(RR=2.87)和低HbA1C(RR=1.73)。而超重和肥胖者的风险较低(RR=0.28)。结论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与一些可纠正的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在成人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使用现状及疗效。方法纳入广东省T1DM转化医学研究项目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登记的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阿卡波糖组)或单用胰岛素(胰岛素组)、年龄≥18岁且病程≥1年的成人T1DM患者, 比较阿卡波糖组与胰岛素组入组和1年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BMI、腰臀比(WHR)、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成人T1DM患者717例(阿卡波糖组62例, 胰岛素组655例)。入组时, 阿卡波糖组起病年龄大于胰岛素组[(31.1±12.3)岁vs (27.4±12.4)岁, P=0.019],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BMI、WHR、碳水化合物热占比≥50%的患者比例、每周运动时间≥150 min的患者比例、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后, 阿卡波糖组和胰岛素组的HbA1c均较基线下降(P=0.014, P<0.001), 体重和BMI均较基线增加(均P<0.05), 而两组的WHR、胰岛素用量和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否与出生月份相关。方法调查在广东省全部21个地级市的105家三级和二级医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出生日期、性别等人口学及病情资料。采用核平滑法计算不同出生月份的预期发病人数,并分析出生月份与1型糖尿病发病是否相关。结果共纳入2 227例1型糖尿病患者,在6—10月出生的患者较多,而在12月至4月出生的患者较少。其中以8月份出生的患者最多,1月份出生的患者最少(RR=1.26,P<0.01)。结论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与出生月份可能相关,8月份出生者可能最易患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床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仪器测试的准确性。方法采集70例糖尿病患者和12例非糖尿病志愿者的血标本,分别用1台Afinion AS100床旁HbA1C分析仪(新型床旁仪器)和2台Bio-Rad D10仪器(临床常规检测仪器)测定HbA1C(2~8℃冷藏7 d前后),对比其差异。结果 3台仪器测得HbA1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台仪器再检测冷藏后标本测得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HbA1C测定仪器(Afinion AS100床旁HbA1C分析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临床常用仪器相似。  相似文献   
9.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四肢乏力、麻木8个月,加重伴畏寒、多毛2个月,于2009年11月17日收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肢端麻木,以双下肢为主,伴四肢皮肤紧绷、发胀感.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在外地三甲医院就诊,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查甲状腺功能示促甲状腺素(TSH)增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予左甲状腺素钠、碳酸钙维生素D3片、维生素B1口服治疗,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