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HOXA9在孕激素抑制卵巢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按照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MPA)药物浓度梯度(0.1、1、10、50、100 μmol/L)培养人卵巢癌细胞HO-8910,作用24 h、 48 h 、72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IC50; An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2)将细胞分为H0-8910细胞4组:(1)NC组;(2)孕激素组;(3)孕激素+si-HOXA9组;(4)孕激素+ov-HOXA9组。H0-8910细胞分别转染HOXA9敲降或过表达质粒后使用MPA处理或不转染质粒单独使用使用MPA处理72 h,q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别用于检测HOXA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 (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 实验用于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  (1)孕激素刺激后,HO-8910细胞株生长状态变差,排列稀疏,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 < 0.0001),且细胞凋亡率上升(P < 0.0001);(2)通过cck8结果计算得MPA处理H0-8910细胞72 h的IC50值为2.680 μmol/L;(3)相较于人卵巢上皮细胞CP-H055,HOXA9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SKOV3,A2780和OVCAR3中mRNA均高表达(P < 0.01),HOXA9蛋白在HO-8910中同样高表达(P < 0.001);(4)孕激素可抑制HOXA9的表达(P < 0.0001),敲降HOXA9 后,孕激素对HO-8910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更为明显(P < 0.0001),而过表达HOXA9后,孕激素对HO-8910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稍有减弱(P < 0.0001);(5)孕激素使E-cadherin蛋白表达上升(P < 0.01),而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P < 0.001);敲降HOXA9 后,孕激素对HO-891中EMT相关蛋白表达影响更为明显(P < 0.05),而过表达HOXA9后,孕激素对HO-891中EMT相关蛋白表达影响减弱(P < 0.05)。  结论  孕激素通过抑制HOXA9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EMT进程等恶性生物学表型,从而抑制卵巢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丙烯醛吸入致大鼠炎性损伤肺组织中IL-1β、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丙烯醛雾化吸入组,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自身对照组.用丙烯醛雾化吸入造成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炎性气道肺损伤模型.于造模及依那普利处理后1、3,6周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肺组织IL-1β和IL-6蛋白及mRNA的定位与表达量.结果 IL-1β、IL-6主要分布于肺上皮细胞,胞浆染色为主.丙烯醛吸入后3周,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6周达到高峰(P<0.05),而依那普利治疗下调IL-1β和IL-6 mRNA和蛋白水平(P<0.05).结论 依那普利的抗炎作用可能与IL-1β和IL-6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酪氨酸激酶受体A2(EphA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EphA2的过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肿瘤的血管新生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了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癌细胞的分化、迁移及肿瘤血管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苯丙氨酸-X-酪氨酸-天冬氨酸(FXYD)蛋白家族是一组与细胞膜离子转运有关的小分子单跨膜蛋白,具有离子通道或离子通道调节作用,并与Na+-K+-ATP酶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FXYD蛋白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研究FXYD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明确FXYD6与OSCC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探讨OSCC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本文就FXYD6与OSCC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后肢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两组穴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行T11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喂养,B组同时予以电针刺治疗;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1-8周末,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A、B两组大鼠术后第1-8周BBB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B组在第1周末和第3-7周末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外周电针治疗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NeuN与GFAP在正常大鼠、小鼠、猫脊髓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识别大鼠的NeuN、GFAP抗体对小鼠、猫脊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识别程度。方法选取正常大鼠、小鼠、猫的脊髓,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行NeuN与GFAP染色,观察两种抗体在三种动物脊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euN特异识别大鼠、小鼠脊髓神经元,但不识别猫脊髓神经元。GFAP可特异识别大鼠、小鼠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部分识别猫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特异性识别大鼠的NeuN、GFAP抗体对小鼠、猫脊髓的识别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体重200~2209,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0),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n=40)和天麻素治疗组(n=40).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药物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和12h腹腔注射天麻素,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缺血再灌注2h、4h、6h、12h和24h处死动物,运用RT-PCR技术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内BDNF和TrkB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再灌注损伤后,损伤侧海马组织内BDNF和TrkB的mRNA表达均增高.在天麻素治疗组中BDNF和TrkB的mRNA于再灌注2h上升,4h达高峰.结论 脑缺血后损伤侧海马神经元内BDNF和TrkB的mRNA含量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大鼠双侧后肢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两组穴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行T11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喂养,B组同时予以电针刺治疗;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1-8周末,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A、B两组大鼠术后第1-8周BBB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B组在第1周末和第3-7周末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外周电针治疗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孔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促进全层损伤皮肤创面愈合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hUCMSC种植于微孔化羊ADM上共培养,形成复合生物敷料.选用72只裸鼠制作成皮肤全层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hUCMSC种植于微孔化羊ADM上治疗全层损伤创面组(hU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