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该病发病隐匿,经过缓慢,易迁延失治,愈后差,约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硬化合并肝癌。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就明显提升。为了总结经验,指导实践,现对乙型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因、病机、防治提出一些浮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思他宁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的生长作用.方法:细胞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思他宁.应用MTT法来观察细胞增殖程度;放免法测定细胞内cAMP含量;荧光法测定[Ca2 ]i.结果:不同浓度的思他宁(10-11~10-6mol/L)均能有效地抑制ASPC-1的生长,能抑制ASPC-1细胞内cAMP生成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cAMP生成量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与思他宁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思他宁能抑制ASPC-1细胞的生长,经过特异性受体调节.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定期微生物监测和定期现场检查,对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管理质量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使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科封闭式女病区护士工作压力源。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对精神科封闭式女病区在职、曾在本病区工作过而离职以及轮转到本院其他病区的61名护士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参照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其工作压力源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封闭式女病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水平得分为(2.37±0.61)分,为中度压力。本科学历、聘用、年龄30~40岁、工作4~18年的护士及护士长、责任组长的压力程度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封闭式女病区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关注,为此管理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减压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6.
7.
1实验室简介我校在大专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病理学课程。自2007年,我校将病理实验室作为建设重点并引进了Motic标准版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现拥有120台学生显微镜、2台教师显微镜和配套投影设备,使我校病理学实验室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Motic标准版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拥有清晰的画面和丰富的交互手段,只需一台计算机,便可实现图像、语音的网络互动。  相似文献   
8.
痤疮(acnevulgaris),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可造成皮肤丘疹、脓疱或结节脓肿等损害,属于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少年,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工作和学习。目前,市售的治疗痤疮的药物很多,也有多种剂型,但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我院药剂科研制了复方硫磺洗剂,并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处方,临床与红霉素联合治疗痤疮,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前就来我院诊治并用该疗法的7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金霞  田作明  寇振茹 《中国药房》2007,18(34):2673-2674
目的: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对2005年我院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制定出《医院退药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并加以实施。结果:实施《办法》后,我院门诊及住院退药处方数与上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地减少(P<0.01)。结论:《办法》的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医院退药的发生,提高用药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前期烦躁不安障碍(PMDD)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育龄妇女经期生活质量,减少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的发生。方法对278例经前期烦躁不安障碍患者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1994)的诊断与统计诊断,填写经前体验日历卡(COPE)测评,单独应用抗焦虑、抑郁以及合并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活动剂(GnRH-a),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维生素B6进行对照研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比对照分析。结果诊断标准适合我国PMDD患者,COPE填写有效记录病程发展过程,单独应用抗抑郁、焦虑药治疗与合并GnRH-a、螺内酯、维生素B6治疗两组的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MDD诊断明确,DSM-IV关于PMDD的诊断适合我国临床诊断,单独应用抗抑郁、焦虑药治疗与合并GnRH-a、螺内酯、维生素B6治疗后HAMD-17、HAMA减分率增高,提高育龄妇女经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