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鳞状细胞癌DNA含量的FCM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4 例未经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新鲜肿瘤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测定DNA 含量的3 个主要参数,异倍体(aneuploid)、DNA 指数(DNA Index,DI)和S期细胞比例(S-phase frac-tion,SPF),探索3 个参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4 例喉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检出率为83.3% (20/24)。DI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 0.05)。SPF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1,P< 0.05)。提示:(1)DNA异倍体是喉鳞状细胞癌的重要特征之一;(2)DI和SPF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下咽癌EGFR、NM23、Bcl 2基因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GFR、NM23和Bcl 2基因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下咽癌29例手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制作切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NM23和Bcl 2基因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EGFR、NM23和Bcl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8/29)、79%(23/29)和86%(25/29)。EGFR在低分化癌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0.02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8)。NM23和Bcl 2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EGFR在下咽癌的高表达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辅助判断下咽癌临床特性的生物学指标。NM23 和Bcl 2表达的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是由血清白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计算得出,可以预测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肾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但其与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探讨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0例,根据小野寺指数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小野寺指数≥45)和营养不良组(小野寺指数<45),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食管炎、腹泻和肺炎6种急性不良反应。结果:营养不良组食管炎(68.4% vs 45.2%,P=0.045)、腹泻(15.8% vs 2.4%,P=0.034)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组。进一步分析重度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别,发现营养不良组的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34.2% vs 16.7%,P=0.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Ⅳ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和单纯放疗治疗Ⅳ (N3 M0 )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证实的 3 4例Ⅳ (N3 M0 )期鼻咽癌 3 4例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放疗组 (Ⅰ )和单纯放疗组 (Ⅱ )。Ⅰ组放疗前应用PF方案(DDP 5 -FU)化疗 2周期 ,2组放疗方法相同。结果 :Ⅰ组和Ⅱ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8.2 %和 82 .4% ,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94.1 %和 88.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和Ⅱ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6%和 47.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和Ⅱ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3 .5 %和41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Ⅰ组治疗毒副反应比Ⅱ组重。结论 :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Ⅳ (N3 M0 )期鼻咽癌 ,可以提高 3年生存率 ,减少远处转移率 ,毒副反应比单纯放疗大 ,但不影响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克隆抗体 IG12连结光敏物质 CMA,形成免疫连结物 Mc Ab-CMA,估价其对体外人眼黑色素瘤培养细胞 OCM43 1的光免疫治疗作用 ,另设 RPMI1846黑色素瘤细胞作为对照组。氩离子 -染料激光波长65 4nm,连结 1mm光导纤维 ,光斑直径 3 5 mm。靶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存活率用 MTT法测得。结果 :靶细胞(OCM43 1)预先与免疫连结物培养 ,激光照射剂量 5~ 40 J/cm2 显示靶细胞存活率随着激光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相同激光照射剂量下 ,增加免疫连结物的浓度 ,细胞存活曲线亦随着降低 ,当免疫连结物的量增加超过6μM时 ,肿瘤的光毒作用趋平缓。对照细胞 (RPMI1846)给予相同的照射条件 ,在激光剂量 40 J/cm2 时仍有 74±2 .6%细胞存活。认为单克隆抗体 -光敏物质这一免疫连结物可选择性提高人眼黑色素瘤的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食管癌同时放化疗已有了肯定的临床结果。为了更好地提高疗效,人们更多地在研究术前同时放化疗后加手术的治疗方法,有些研究应用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也获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术加放疗治疗下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998年4月至2000年3月在齐鲁医院接受手术加放射治疗的下咽癌患者32例,分期T2-4N0-2M0,手术采用咽喉肿瘤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4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放射治疗,剂量为55~66Gy,观察治疗毒副反应,放疗结束后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Ⅰ、Ⅱ级治疗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咽部黏膜炎和皮肤放射性损伤,无Ⅲ级及以上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57.9%。结论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加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取得了较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营养干预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CCRT)患者的营养支持作用,调查CCRT后骨骼肌损失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行CCRT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CRT前后CT图像,统计患者骨骼肌损失的发生情况、营养指标变化和放化疗延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骨骼肌指数(SMI)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干预组内,口服营养补充(ONS)组、肠外营养(PN)组和ONS+PN组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分别为(273.5±252.8)、(310.6±311.2)和(745.3±637.8)kcal(1 kcal=4.1868 k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0,P=0.005)。CCRT后,营养干预组有40例(40.3%)出现肌肉减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例(45.2%)(χ2=4.247,P=0.038);营养干预组SMI丢失值为(1.4±8.3)cm2/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1)cm2/m2(t=2.187,P=0.031);营养干预组分别有18、10例出现放、化疗延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χ2=4.501,P=0.039)、19例(χ2=8.929,P=0.005);营养干预组放、化疗延迟时间分别为(2.3±4.4)、(0.9±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5.3)(t=0.691,P=0.047)、(2.2±3.2)d(t=0.847,P=0.041)。CCRT前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为75.2%,明显低于CCRT后的88.2%(χ2=5.183,P=0.0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T分期(P=0.007)、N分期(P<0.001)和营养干预(P=0.014)对食管癌放化疗后患者SMI下降有显著影响。结论 营养干预能够降低食管癌CCRT过程中放化疗延迟的发生率,减少SMI丢失,SMI下降主要和基线时T分期、N分期和营养干预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免疫治疗(PIT)能否选择性提高人眼黑色素瘤细胞的光毒作用.方法:单克隆抗体IG12连结光敏物质CMA,形成免疫连结物(McAb-CMA),以评价其对体外人眼黑色素瘤培养细胞OCM431的光免疫治疗作用,RPMI1846黑色素瘤细胞与单克隆抗体IG12无交叉反应,作为对照组.氩离子-染料激光波长654nm,连结1mm光导纤维,光斑大小35mm.靶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存活率用MTT法测定.结果:靶细胞OCM431预先与McAb-CMA培养,激光照射剂量5~40J/cm2显示靶细胞存活率随着激光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相同激光照射剂量下,增加McAb-CMA的剂量,细胞存活曲线亦随着降低,当McAb-CMA的量增加超过6.7μmol/L时,肿瘤的光免疫杀伤作用趋平缓.对照细胞(RPMI1846)给予相同的照射条件,在激光剂量40J//cm2时仍有74%±2.6%细胞存活.结论:这一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IG12 PIT可选择性提高人眼黑色素瘤的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毒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75例,化疗第1~5天,替加氟800mg/d、顺铂20mg/d,21d为1周期;同时进行常规分割放疗60~70Gy。治疗后4周评价疗效,进行病灶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t检验,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结果完全缓解14.7%,总有效率64%,治疗前后可测量双径的病灶分别为(10.53±2.87)cm2和(4.69±1.25)cm2(P=0.012),只能测量单径的病灶分别为(7.86±2.01)cm和(3.83±1.08)cm,(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级治疗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21.3%)和放射性食管炎(8%),无4级及以上治疗毒性。1年生存率61.3%,2年生存率30.7%。结论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