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分为3组,即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P组)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组(KFP组),每组30例。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扩张宫颈前、扩张宫颈中、宫内吸引中和术后5min各时点的HR、MAP、SpO2等。记录术中不良反应、麻醉满意度、术中知晓、术后患者满意度、丙泊酚用量、镇静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等。结果:KFP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稍快,在扩张宫颈中和宫内吸引中HR、MAP、SpO2更稳定,与诱导前、扩张宫颈前和术后5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P组HR、MAP在扩张宫颈前、扩张宫颈中和宫内吸引中与诱导前比较,与KFP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组丙泊酚用量最大,FP组次之,KFP组最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组和FP组静脉注射痛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较KFP组明显增高(P<0.05)。P组术中肢体扭动和呼吸抑制需托下颌的发生率较KFP组和FP组明显增高(P<0.05)。麻醉满意度和术后患者满意度,KFP组较P组和FP组明显增高(P<0.05)。3组均无术中知晓。手术时间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镇静起效时间快,循环、呼吸更稳定;低血压、肢体扭动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更完善,术中麻醉满意度高;术后患者精神愉悦,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小儿眼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组为喉罩组;T组为气管导管组;术中两组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维持麻醉,NT分级在D1~D2。术中记录麻醉诱导前(A0)、麻醉诱导后(A1)、置管(或罩)后(A2)、术中平均(A3)、拔管(或罩)时(A4)、拔管(或罩)后5 min(A5)时HR、MAP;记录术中sev-MAC、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和送返病房的时间;记录苏醒期患者燥动、疼痛、呛咳、拔管(或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恶心呕吐;记录送返病房时患者意识状态;记录术后3 d 声嘶、术后咽喉不适和术后肺炎出现例数。结果 在置入期和拔除期,血液动力学变化,L组更平稳(P<0.05);L组苏醒期燥动、呼吸困难、呛咳、术后声嘶、术后咽喉不适和术后肺炎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 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应激反应小,苏醒期不良反应少,苏醒质量高,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法:将9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和Ⅲ组为韩式穴位神经刺激(HANS)仪辅助全麻,HANS仪刺激30 min后,再全麻,电针刺激直到术毕,Ⅱ组取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Ⅲ组取双侧合谷和太冲.术中调节七氟醚浓度(ETsev),维持麻醉趋势分级(NTS)在D1 -D2,记录呼气末ETsev的变化;观察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观察苏醒期相关反应,记录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和呼之睁眼的时间;记录苏醒期患者躁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评分;记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的例数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意识评分等);记录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无术中知晓等,综合评价针麻效果.结果:3组患者术中ETsev变化,与Ⅰ组比较,Ⅱ组ETsev减少35%(P<0.05),Ⅲ组ETsev减少25%(P<0.05),且Ⅱ组较Ⅲ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血压和心率较稳定,Ⅱ组最稳定;Ⅰ组患者苏醒期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最长(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短.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呕吐评分、需托下颌的发生率Ⅰ组最高(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少;意识评分Ⅰ组最低(P<0.05);3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满意度高(均P<0.05);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HANS仪辅助全麻有一定的麻醉镇痛辅助作用,且以取穴足三里和三阴交组效果最佳,可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围术期血压、心率更趋平稳,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曲马多抑制围术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曲马多抑制围术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或胆囊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曲马多1·5mg/kg(T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芬太尼1·5μg/kg(F组);空白对照组(C组)。观察围术期患者循环稳定程度;观察围苏醒期患者循环和呼吸稳定程度,躁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出现及程度;观察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和送返病房的时间;观察术后24h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及有无术中知晓等。结果T组围苏醒期患者循环和呼吸更稳定,躁动、寒战和疼痛出现明显减少且程度较轻,送返病房的时间较早,术后24h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较高。结论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曲马多1·5mg/kg,可使围术期患者循环稳定,较好抑制围苏醒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苏醒质量高,提高了术后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Narcotrend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监测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深度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 ASA 评级Ⅰ~Ⅱ级,听力正常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麻醉诱导:通过费森尤斯(Fresenius)TCI 工作站,TCI 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Cp)为3 ng/mL,接着施行丙泊酚分步 TCI,起始 Cp 为1μg/mL,每步升高0.5μg/mL,间隔60 s,当 Narcotrend 分级至 D2时,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 Narcotrend 分级至 D1~D2。计录各时点的 Narcotrend 分级和指数(NTI)、AAI 数值、改良 OAA/S 评分、心率、血压和丙泊酚 Cp 等。并研究 NT 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麻醉诱导期,NTI 和 AAI 与丙泊酚 Cp 呈显著负相关(r =-0.93、-0.89,P <0.01);NTI 与 AAI 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 =0.93)。 NTI、AAI 与 OAA/S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99、0.99,P <0.01)。术毕, NTI 与 AAI 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 =0.83);NTI、AAI 与 OAA/S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95、0.83,P <0.05)。当 OAA/S 评分小于2分时, AAI 数值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与丙泊酚 Cp 和 OAA/S 评分变化无明显相关(P >0.05)。在插管、切皮、人工气腹和气管拔管等时点,血压和心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 <0.05)。 Narcotrend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好。结论Narcotrend 和 AAI 一样能较好反映围术期意识状态的改变,也能反映丙泊酚 Cp 的变化,Narcotrend 数值的连续性较好,意识水平的转换 AAI 能更灵敏地反映出来。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较好。 Narcotrend 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结合多年临床麻醉带教的经验,从多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中医院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并掌握相关的通识技能,提高中医院研究生临床麻醉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针刺辅助静吸复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0例ASA评级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采用HANS仪行穴位刺激20~30min后再全麻;Ⅲ组则全麻后再行穴位刺激。术中调节七氟醚浓度,维持AAI值在15~25。记录术中七氟醚吸及浓度、心率和血压,观察术毕苏醒和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寒战和疼痛等反应,术后随访询问患者术中麻醉的舒适度、满意度及术中知晓等。结果术中七氟醚吸入浓度Ⅰ组最高,Ⅱ组最低,其中Ⅱ组比Ⅰ组降低减少33%,Ⅲ组比Ⅰ组减少21%(P<0.05);术中Ⅱ组和Ⅲ组的血压和心率较Ⅰ组更为稳定;术毕苏醒睁眼和拔管时间Ⅱ组最短,Ⅰ组最长,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苏醒期躁动和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最多,Ⅱ组最少,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3组均无术中知晓,Ⅱ组与Ⅲ组的满意度较Ⅰ组高(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穴位电刺激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且以全麻前20~30min开始效果最佳,可减少复合全麻中七氟醚用量21%~33%并使术后苏醒更快、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F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20 min静脉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并于术毕前20 min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苏醒期燥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出现及程度;观察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 C组燥动、寒战和疼痛出现明显减少且程度较轻。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可较好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