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体外两种肿瘤细胞株对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摘要患者男 ,8个月。发热伴皮疹 4个月 ,于 1 999年 8月 2 6日入院。患儿 4个月前出现不规则发热 ,发热第 4天出现皮疹 ,皮疹初起米粒大 ,粉红色 ,以后渐扩大 ,表面溃疡。经不规则抗感染治疗无效 ,渐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于 8月 30日心衰死亡。其父母既往有养犬史。体检 :肝脾肿大 ,WBC2 6.3×1 0 9/L,N67.6% ,Hb正常。 B超发现腹膜后肿块 ,CT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像呈感染变化 ,骨髓涂片见弓形虫。临床诊断 :弓形虫感染 ,败血症。病理检查 :大体检查 :全身皮肤多处皮疹伴溃疡 ,以颜面部为甚。浅…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腹膜透析(腹透)液对腹膜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及腹膜间皮的病理改变,利用模拟腹透小鼠获取腹膜巨噬细胞,采用Criess重氮化反应法测定一氧化氮量,并取膈腹膜,光镜下作形态学观察。结果:随着腹透时间的延长,腹透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停止腹透后,腹膜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量逐渐下降。形态学观察可见腹膜间皮细胞脱落,腹膜增厚及炎症性改变。提示腹透液非生理性持续刺激可导致腹膜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量增加,一氧化氮对长期腹透所致的腹膜炎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热疗联合L-NAME治疗小鼠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热疗联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 - NAME)治疗小鼠肿瘤的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 Hep- A腹水型小鼠肝癌细胞 ,接种在 NIH小鼠足垫 ,以制备荷瘤动物模型 ;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热疗组 ,L - NAME组 ,热疗 +L - NAME组。热疗前 1天开始 L - NAME连续腹腔注射给药 ,2 mg/只 ,1次 /日 ;小鼠肿瘤 4 3℃水浴加热2 5分钟 ;治疗前 1天 ,治疗后 7天和 14天测量小鼠肿瘤体积 ;镀铜镉还原法测定小鼠尿液内 NO浓度 ;计算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肿瘤体积 :L - NAME组、热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0 .0 5和 P<0 .0 1) ,热疗 +L - NAME组明显小于其他各组 (P<0 .0 5 )。尿液 NO浓度 :L - NAM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热疗组 (P<0 .0 5 ) ,热疗 +L - NAME组明显低于热疗组 (P<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热疗 +L - NAME的肿瘤转移得到有效控制 (P<0 .0 1)。结论 热疗联合 L - NAME治疗肿瘤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热疗和单纯 L - NAME  相似文献   
5.
黄芪是中药补气要药,临床用途很广。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黄芪进行研究,尤其是对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探索日趋活跃。本研究以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水平和细胞表面受体活性为指标,观察黄芪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动物 NIH 小鼠,雌性,体重(20±2)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及试剂黄芪注射液(江苏高邮制药厂,批号9601043)每2ml 含生药2g,RPMI 1640培养基(Sigma 公司产品)含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蓝染色对741例胃炎性病变和131例胃癌病人之胃粘膜活检组织的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Hp检出率分别为62.59%和61.60%,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的38.61%(P〈0.01)。胃癌组中,伴有癌周粘膜肠化生者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生才(P〈0.05),在活动性CSG和CA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商业性腹膜透析液(CDS)及加不同浓度的川芎嗪注射液后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e)分别置于含50%CDS(含糖2.5%)的条件培养液及加入不同浓度(2/μg/ml、10/μg/ml、100/μg/m1)的川芎嗪注射液后的50%CDS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产量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能力。结果:50%CDS组的M①产生NO量及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培养液中加入川芎嗪注射液后,对M①的抑制作用明显减轻,尤其是对Me产生NO的作用。结论:川芎嗪可减轻腹膜透析液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对保护和改善腹腔巨噬细胞的腹膜防御机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热疗对血管内皮细胞(ECV- 30 4 )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肿瘤热疗的效应。方法 (1)体内实验:Hep A肿瘤细胞接种于NIH小鼠足垫制备荷瘤动物模型;荷瘤鼠肿瘤局部4 3℃水浴加热2 5分钟,于治疗后7、14天观察小鼠肿瘤体积、肿瘤转移情况。(2 )体外实验:培养Hep A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用4 3℃水浴处理2 5分钟。于不同时间点,采用MTT法测定Hep A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水平;应用体外划痕法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体内实验:热疗后7、14天,热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 .0 1) ;热疗组肿瘤淋巴和腹腔转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5 )。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和培养Hep A肿瘤细胞热疗后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P<0 .0 1) ,但内皮细胞的受抑制程度强于肿瘤细胞;热疗组内皮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 ;形态学观察可见热疗组血管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并可见染色质浓缩边聚、细胞出芽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变化。结论 热疗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对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PD)对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itrie oxide,NO)和腹膜淋巴孔的影响,探讨PD失超滤机制。方法:(1)应用Baxter腹上鼠模型;(2)用全自动酶标仪动定NO量。(3)用扫描电镜淋巴孔的改变。结果:随着PD进行,大量巨噬细胞经腹膜淋巴孔游出,进入腹腔形成乳斑。NIO浓度逐渐增高,间皮细胞损伤趋严重,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分布密度增高。停止PD,乳斑减少,NO量逐渐降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商业性腹膜透析液(CD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ψ)分为两大实验组及各自的对照组:①将Mψ置于含50CDS(含糖0.139mol/L)的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h;②Mψ分别暴露于含0.139mol/L糖浓度CDS中10、30和60min,然后在无CDS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Mψ的一氧化氮(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对照组以等量培养液代替CDS。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ψ的NO产量和MTT还原能力均受明显抑制;CDS暴露60min组比暴露10、30min组所受抑制作用强。结论:腹膜透析液可损害巨噬细胞活力和降低其NO产量,并与腹膜透析液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