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曾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泮托拉唑针剂,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5%,总有效率90%,(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针剂,疗效确切,能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 ,使用方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 分泌的细胞因子在逆转耐顺铂(DDP) 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顺铂耐药性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CIK与A549/DDP细胞, 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 酶联免疫试剂方法(ELISA) 检测IFN-γ、TNF-α、IL-2的分泌情况, 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 检测DDP耐药性的变化, 实时定量PCR检测GST-π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分析发现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与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相关, 与TNF-α、IL-2的分泌量无显著相关。给予anti-IFN-γ中和抗体后, 共培养20h A549/DDP的DDP耐药性显著上升(P < 0.05), 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中和抗体组也显著增加(P < 0.05)。而加入anti-TNF-α、anti-IL-2中和抗体组, A549/DDP细胞的DDP耐药性及GST-π基因水平的表达量较未加入中和抗体组无明显变化(P > 0.05)。   结论  CIK通过分泌IFN-γ下调A549/DDP细胞中GST-γ的表达来实现其逆转DDP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霉变甘蔗中毒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8例重症霉变甘蔗中毒进行临床分析、远期随访、病原学检查、动物模型及病理检查.结果 临床特点:均以吐泻为首发症状、明显无力、步态不稳、视物不清,迅速出现嗜睡、昏迷、惊厥、颈项强直、扭转痉挛.以食剩甘蔗培养物喂哺小白鼠后产生类似症状,患儿尸检及病鼠脑组织可见广泛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结论 节菱孢霉菌为霉变甘蔗中毒主要致病菌.胃肠道、神经、椎体外系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甘蔗采购、贮存、质检及普及有关知识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生物治疗逆转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因而化疗在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但肿瘤化疗耐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化疗疗效,成为制约化疗临床应用的瓶颈,因此逆转肿瘤化疗耐药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的化疗耐药机制,已经发现了多种化疗耐药逆转剂.在这些逆转剂中,生物治疗凭借自身的多种优势受到青睐.生物治疗包括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分子靶向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对耐顺铂(DDP)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逆转A549/DDP耐药的可能机制。  方法  A549/DDP与CIK细胞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四氮甲唑兰比色法(MTT法)验证A549/DDP的DDP耐药性及检测共培养前后A549/DDP对DDP耐药性的变化。RT-PCR法筛选A549与A549/DDP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检测耐药性变化的观察指标, 并检测共培养前后A549/DDP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A549及共培养前后A549/DDP中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A549/DDP的耐药系数为14.5, 具有较强的DDP耐药性。RT-PCR筛选出A549与A549/DDP表达有差异的耐药相关基因为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π)基因、人类铜离子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1, hCTR1)基因, A549/DDP中GST-π表达量明显增加, hCTR1表达量明显降低。与CIK细胞共培养后, 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明显下降, 共培养20h后耐药逆转倍数约为4.93倍, 细胞内GST-π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CIK细胞对A549/DDP有逆转DDP耐药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GST-π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各参数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L(HIF-1α)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59例晚期NSCLC行放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IVIM检查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取参数值,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HIF-1α水平。治疗结束1~3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将肿瘤对放化疗的治疗反应评价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CR、PR归为疗效敏感组;SD、PD归为疗效不敏感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参数值的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判断晚期NSCLC放化疗疗效的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NSCLC患者血清VEGF、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IVIM参数值及血清VEGF、HIF-1α水平与年龄、分期及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前D值、治疗前f值、D变化值、治疗后VEGF、VEGF变化值、治疗后HIF-1α值、HIF-1α变化值在预测近期疗效有一定价值(P<0.05)。D变化值、HIF-1α变化值诊断界值分别取0.29×10-3 mm2/s、0.29 ng/mL时,其预测放化疗疗效效能最佳。VEGF、HIF-1α联合IVIM参数能提高预测放化疗疗效的效能。结论 VEGF、HIF-1α单独或联合IVIM参数均可作为早期预测NSCLC放化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纯化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Ⅰ~ⅢA期为早期,Ⅳ期为晚期。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小板、血红蛋白、治疗情况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对于未取得中位OS或PFS组用平均OS或PFS表示。   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47%、36%(P < 0.05),2年OS率分别为71%、43%(P < 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4、12个月(P < 0.05),中位OS分别为48、18个月(P=0.001)。早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中位PF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4% vs. 58%,P=0.138;57个月vs. 45个月,P=0.093),联合治疗组2年OS率及中位OS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92% vs. 72%,P < 0.05;73个月vs. 53个月,P < 0.05)。晚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13%、5%(P < 0.001),2年OS率分别为42%、3%(P < 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6个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24、1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CIK治疗周期数是联合治疗组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延长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延长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肺癌患者预后。CIK细胞治疗多于7个周期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其中鳞癌28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10例,早期(Ⅰ~ⅢA期)23例、晚期(ⅢB~Ⅳ期)62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Treg比例变化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3%、48.2%,治疗后外周血Treg比例明显下降[(4.86±2.52)%vs(5.52±2.68)%,P<0.05]。患者血清LDH水平正常组治疗后Treg比例明显下降[(4.50±2.23)%vs(5.59±2.76)%,P<0.05],而LDH增高组治疗后Treg比例上升[(6.04±3.07)%vs(5.31±2.48)%,P<0.05];GVAX治疗超过1个疗程者较治疗1个疗程者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更明显[(-0.39±2.39)%vs(-2.11±1.62)%,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升高组(21个月vs 10个月,P<0.05),晚期肺癌患者中Treg比例下降者的OS延长更明显(18个月vs 8个月,P<0.05)。结论:肺癌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变化可能成为评价GVAX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免疫指标,GVAX治疗后患者Treg比例的下降提示其疗效和预后都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振  杜春娟 《中国药房》2013,(8):758-759
目的: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针对药理学课程的特点,从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结果与结论: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一课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常峰  杜春娟 《中国药房》2006,17(18):1364-1366
目的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电子招投标代理服务定价模式。方法阐述我国医药电子招投标服务产业的性质及成本特征,分析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自然垄断定价规制模式,并提出设想。结果与结论以最高限价模式为基础的医药电子招投标代理服务定价模式,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