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形态测量方法的应用,加深了对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了解。通过对子宫内膜分泌期功能状态的研究,并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测量参数,指出子宫内膜发育迟缓系分泌活动损伤的结果;对恶性转化和预后关系的研究则强调了细胞异型性的重要性。形态测量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形态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1956~1989年本院收治子宫颈腺癌136例,平均年龄48.9岁。其中11%无症状,均以手术治疗为主,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76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加放疗45例,淋巴转移率为Ⅰ期12.3%,Ⅱ期40.5%。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9%、86.0±4.4%;15、20、2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4.4%。预后与期别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上海市居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已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院在“子宫内膜癌实验及防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一步的研究,其科研成果综合报道如下:一、基础研究方面(一)探索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CEA表达及AgNOR计数CE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AgNOR计数用染色法计数。CEA表达阳性是在细胞膜或细胞浆中见棕色颗粒。AgNOR显色是在细胞核中多处见小黑点。结果揭示:CEA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均在细胞浆,而正常内膜及其癌前病变则在腺细胞膜面上显示不…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体内激素的升高可引起宫颈鳞状、柱状上皮的改变,致使宫颈腺癌的诊断发生困难。为此,我们对1965年迄今16年内,上一医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例妊娠合并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作了观察,同时以98  相似文献   
5.
引言妊娠中毒症是妊娠期中常见的疾病,对它的病因虽然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但迄今仍未明确。目前它仍是威胁孕妇生命的三大原因之一,也是促使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兹将我院妊娠中毒症1517例,作一初步之临床分析及探讨,其目的在于发现妊娠中毒症病例中的一些问题,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的瘤样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的瘤样病变杜心谷女性生殖器官是性激素的靶器官,激素的刺激能使其发生一系列的增生性及化生性病变。近年来,应用性激素作为避孕及治疗药物日益增多,使这类病变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另外,由于围产期剖腹手术(剖宫产及产后输卵管结扎等)也有增多,使...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137例围产儿尸体解剖及70例胎盘病理检查材料,结合临床资料作死因综合分析。在唐敏一7类分类基础上扩展为围产儿死因11分类:缺氧分为3类,更为具体明确;感染独立分类,分列宫内感染与新生儿感染。结果死因顺序首三位为缺氧、感染及畸形,揭示了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观察15例正常排卵前期、排卵后期及绝经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28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并进行了比较。正常各期内膜腺上皮有其自身特点。子宫内膜癌细胞最显著的变化在细胞核,可见核体及核包涵体,为正常内膜腺细胞所未见。其他细胞器形态、数量及分布异常,这些变化随分化程度下降而显著。从某些特殊类型内膜癌细胞的形态观察,提示它们共同起源于具多向分化潜能的苗勒管上皮。  相似文献   
9.
用炔诺酮(5mgq8h×5天)抗早孕后作人工流产,对蜕膜和绒毛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蜕膜和绒毛滋养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和坏死。蜕膜组织中大蜕膜细胞和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变性坏死较重,而蜕膜颗粒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仅轻度变性。细胞退变的超微结构特征皆以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为先导,继之,线粒体固缩伴高电子密度颗粒沉积,内质网不规则扩张,直至细胞全面崩解。本文就炔诺酮通过引起子宫局部缺血而导致蜕膜和绒毛滋养层细胞变性坏死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引起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病理生理:输卵管妊娠的原因是多样的,但阻碍或延迟受精卵抵达宫腔的各种因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1.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炎症使输卵管粘膜的皱襞相互粘连形成盲腔,或使输卵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或引起输卵管周围炎,扭曲输卵管的正常通道。文献报道,镜下见到输卵管有炎症证据者占19~95%。1970年Persaud 等用X 线及病理检查发现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壁中49%有憇室形成,这些憇室的病理表现是在管壁内见到有内衬上皮的腔隙,其中充满钡剂,有管腔相通,有时伸延至浆膜面,这些憇室的形成多在峡部及壶腹部,是输卵管妊娠的常见部位,其形成的原因不明,炎症也是一个主要因素。2.输卵管功能失调:输卵管痉挛或无力使运送受精卵的功能失调。1983年Winston 等用扫描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