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和分析2004年成都市运输事故死亡特征。方法:基于ICD-10的外部原因,按运输事故中受害者的模式,将运输事故分为4种类型;应用减寿分析方法。结果:行人和骑脚踏车人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为主要的致死和减寿类型,市区标化死亡率为4.51/10万。标化减寿率为129.53/10万,郊县标化死亡率为9.77/10万,标化减寿率为229.75/10万。郊县的各类运输事故人群死亡率和减寿率明显高于市区;男性的各类运输事故死亡率和减寿率均高于女性;60岁及以上年龄组运输事故人群死亡率为46.85/10万.15~59岁组运输事故人群死亡率为19.03/10万.0~14岁组运输事故人群死亡率为3.66/10万。高年龄组运输事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运输事故死亡率;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学生人群的运输事故死亡占其总死亡的比重较高,男性为11.81%.女性为17.05%。结论:行人和骑脚踏车人员、老年人群和学生人群的运输事故死亡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构成的80.4%。据推算中国现有高血压现患病人1亿以上,糖尿病病人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每年新发脑卒中150万、冠心病75万。研究表明,营养作为慢性病的主要可变决定因子的重要位置正越来越前移,尤为重要的是膳食调整不仅能影响现在的健康,还决定个体在生命后期是否发生疾病。笔者对成都市城区居民进行膳食干预调查,采用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评价其效果,旨在探讨大范围人群膳食干预的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二十年恶性肿瘤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我市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据我市“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用DIS和STAT软件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75.12/10万(标化率为79.02/10万)上升到1999年的113.08/10万标化率为97.92/10万)。男性上升幅度较大,女性上升较缓慢,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成都市八十年代以胃癌占首位。九十年代以后肺癌上升为首位,诊断准确性提高,一、二级诊断占90.15%。结论:成都市恶性肿瘤的死亡主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1986~1993年阻塞性肺部疾患死因探讨杜其筠,许正炜,申仲华为探索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病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现将成都市1986~1993年8年的COPD死亡资料统计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死因资料为基层防疫网按规定上报经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14日至12月19日,成都某校发生一起伤寒暴发疫情,经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确诊为18例,罹患率为7.83‰,无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判定系食物污染造成本次伤寒暴发疫情,庚即采取防制措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现将此次调查报告如下:1疫情概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成都市1956-1990年不同年代(以每个年代中期三年数据平均计算)直接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死因顺位变化以及几种主要死因对总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百分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逐年上升,由50年代的59.27岁上升到90年  相似文献   
8.
据成都市生命统计资料分析(按 ICD-9分类统计),1988年居民普通死亡率为6.49‰,出生率为13.14‰,人口自然增长率6.65‰,婴儿死亡率24.93‰,平均预期寿命为70.04岁,男性69.60岁,女性70.54岁。前五位死因死亡率依次为呼吸系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成都市七区两县1988──1990年恶性肿瘤12226例死亡病例进行了不同人群年龄、性别、地区及顺位分析,并对就诊医院和诊断级别作了对比,还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成都市1981~1986年原发性肝癌年龄别死亡率分性别进行了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的年龄别死亡率均符合logistic曲线分布规律。观察值与理论值的R~2均>0.98。增长速率分析表明,男性40~60岁,女性50~65岁组段为原发性肝癌死亡增长高峰,男性较女性增长速率为快,以上结果与logistic曲线特点及拟会的曲线参数所反映的规律一致,各年份分性别拟合logistic曲线均获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