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厚前  刘贵政  李青元 《吉林医学》2010,31(28):4971-4972
目的:探讨不稳定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尺骨鹰嘴牵引结合横牵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例不稳定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8岁,采用尺骨鹰嘴牵引结合横牵复位治疗,牵引3~4周。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鹰嘴牵引结合横牵复位治疗后骨折复位好,骨折稳定性增加,没有出现再移位,经随访复查8~16周,18例不稳定肱骨外科颈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个月,骨性愈合2~3个月。疗效优(骨折对位对线好,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5例,良(骨折对位对线稍差,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稍受限)3例,无一例发生臂丛神经损伤或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该牵引复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无并发症、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前侧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我科行前侧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术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5例,年龄53(30~71)岁。对患者症状、一般情况、术前影像学资料、切除肺段分布、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带管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术期死亡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48例为早期肺癌,29例为良性肿瘤。机器人Docking时间4(1~30)min,机器人腔内操作时间76(30~170)min,出血量30(20~40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时间4(2~15)d,术后总引流量780(200~3980)mL;术后住院时间7(3~19)d。结论经前侧入路机器人辅助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结节安全、便捷和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孙女8岁。2006年诊断胆道结石。当时,医生认为直径3毫米的结石引起腹痛的可能性不大,就开了2天的药,但服后仍痛。同年10月15日再做肝胆B超检查,发现结石增大,16日又做CT检查,“拟为钙化灶”。请问,我孙女患的是胆结石吗?孩子能做手术吗?胆囊切除对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与胸腔镜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创伤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同时期同一手术组进行肺叶切除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机器人组(n=60)和胸腔镜组(n=60)。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围手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1 d、3 d测定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机体创伤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VAS均低于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第1 d IL-6高于机器人组,CD3+、CD4+、CD8+低于机器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腔镜肺叶切除相比,机器人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诱发机体炎症反应轻、恢复快、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作用更轻,具有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TH)替代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围术期TH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甲减患者27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7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并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甲减组另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以维持手术前后血清T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正常。分别于机械通气后10分钟(t1)及CPB后4小时(t2)、12小时(t3)、1天(t4)、3天(t5)、5天(t6)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H[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并在t1~4使用呼吸机监测患者气道平台压(Pplat)、吸气阻力(Ri)、肺静态顺应性(CLst)、生理死腔与潮气量比值(VD/VT),统计其达到撤机指征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①不同时间点观察指标(TSH除外)变化不同,且观察指标(TSH除外)在各时间点与组别之间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甲减组FT3、FT4、T3、T4在t2~6,SVRI、PVRI、RI、Pplat、Ri、VD/VT在t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WI在t2~5,OI、CLst在t2~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行TH替代治疗能使冠心病合并甲减患者在CPB后维持血清TH水平正常,但仅能有限促进心肺功能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法在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Banmann角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总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童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相比,可获得更早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更满意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有效护理.方法:对228例病人分别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维护,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深静脉置管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有效应用.结论: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可保证病人置管的安全,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可有效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MIPPO)与带锁髓内钉(IIN)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采用MIPPO治疗,56例患者采用II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IN组与MIPPO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分别为[(5.6±0.4)vs(17.3±1.2)cm]、[(67.8±6.4) vs(130.1±11.2)ml]、[(55.1±0.4) vs(84.3±7.1) min],IIN组明显优于MIPP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稍高于MIPPO组的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N手术同MIPPO手术均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合理选择适应证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l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ls,H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随机将31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分成单纯HD治疗组和HP+HD联合治疗组,设单纯HD治疗组为对照组,HD+HP治疗组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实验组16例,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和护理。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总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总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8%,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BUN、Scr、K+、PTH以及治疗显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24)h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联合HD是尿毒症脑病的必要治疗和护理手段,此2种方法联合应用起到优势互补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中分子中毒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行电视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36例行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