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寰枢关节旋转运动CT扫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旋转状态下CT扫描寰枢关节的影像学变化,探讨CT对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正常组30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患者组16例、新鲜尸体标本组5例行头部功能位CT扫描,测量并比较各组的寰齿前间隙、寰齿侧间隙及寰枢椎相对旋转角的变化。结合标本解剖观察寰枢关节不同旋转状态在SSD法重建图像上的表现。结果不同旋转状态下CT扫描寰枢关节的影像表现变化较大。旋转前后正常组与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患者组相比:寰齿前间隙及寰枢关节相对旋转范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寰齿侧间隙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寰枢关节不同旋转状态下在SSD法重建图像上表现与标本解剖观察基本一致。结论静态CT扫描不能准确诊断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功能位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相似文献   
2.
某大学在野游后发生了腹泻病暴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环境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后确定为产腹泻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发病率为22%。致病食物为烧烤猪肉,烤肉中蜡样芽胞杆菌含量>10~5cfu/g,且用ELISA法从检样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腹泻毒素。中毒原因是厨房卫生状况不好,在食品准备间宰杀动物;在表面粗糙不平且已缩裂的屠宰工作台上加工生、熟食品;食物储藏不当,剔骨后的猪肉放在地上未冷藏放置达18h以上;熏烤时加热不够,没能保持121℃以足够的时间。这些均为细菌污染、繁殖、产毒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我们对1218名炊管人员的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式,不记姓名。问卷包括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两方面内容,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技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75个间隙。结果随访1~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按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的手术疗效:优48例,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92·8%。结论该术式适应除极外型椎间盘突出外的各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合并侧隐窝狭窄或局限椎管狭窄病例,且出血少,创伤轻微,保持了腰椎的力学稳定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邵明  弋拾权  李贵林  贾涛 《四川医学》2001,22(4):385-386
我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 12 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 ,采用 Moore 型和双动型人工股骨头作置换术治疗 ,治疗效果一般 ,部分病人术后出现髋关节疼痛不适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8例股骨颈骨折病例中 ,男 98例 ,女30例。年龄 4 0~ 91岁 ,平均 6 5岁。外伤致股骨颈不稳定型骨折在 7天内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者 12 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作人工股骨头置换者 7例 ,均为单侧关节 ,共 12 8个关节 ,术后髋关节 X线发现股骨距保留过高者 5例。术后早期 2个月内发生急性浅表感染者 4例 ,术后 5年出现假体松动下沉者 9例 ,10年…  相似文献   
6.
1958年以来,我院对四肢长管骨良性巨大肿瘤,用肿瘤骨段切除术和人工塑料关节置换的方法,以保留患肢功能避免截肢痛苦,取得一定效果。至今共进行70余例。然而整条长管骨的人工骨置换,文献仅有个别病例报告。1977年4月我院对1例全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采取全肱骨切除,并以人工全肱骨置换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股骨粗隆下截骨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接、股骨头无菌坏死、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结核、炎症等出现畸形的方法之一。截骨后形成外展角可缩小股骨颈骨折线之Pauwell氏角使之趋于水平以减轻骨折所受之剪力。大粗隆向下移位增加臀肌张力使持重稳定性增加,髋部畸形得到矫正。截骨后可行外固定或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笨重,对病人生活诸多不便,尤其老年人更不易忍  相似文献   
8.
<正>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是现阶段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行之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72例病人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病。人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病人。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19-63岁,平均35岁。其中腰4.5椎间盘突出症50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22例,其中伴有间盘钙比3例,侧隐离狭窄12例,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16个月,平均10.5个月。1.2手术方法:病员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硬麻醉后俯卧于双轨腰椎手术架上。术中使用"C"型臂X线透视机确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正> 腰骶神经根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是受压,其受压部位的确定除一系列造影外尚有肌电图、H 波、F 波等电生理方面的检查。由于肌肉的神经支配是多个脊髓节段,因此在马尾脊神经根病变的准确诊断中,研究某一神经根的情况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弄清其病理生理状态是受压抑或创伤。1967年Caldwell 等报告在胸神经根病变时用电针刺激神经根发现 M 波出现延迟。1974年 Peiris则试图在硬膜外腔用刺激单神经根的办法来记录 M 波的变化,但在安置电极方面迂到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腰椎峡部裂后相应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规律,为临床腰椎峡部裂患者行融合节段植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猪腰椎生物力学测试检测单侧及双侧腰椎峡部裂后的椎间关节内压变化,并与正常猪腰椎相比较。结果在轴向、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载荷下L4/5左侧关节突关节内压:L4椎左侧和双侧峡部裂标本均小于正常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椎双侧峡部裂标本小于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载荷下L4/5椎间盘内压: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大于正常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椎双侧峡部裂标本大于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峡部断离后,相应关节突关节丧失了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双侧峡部裂比单侧峡部裂的关节突承担的各向载荷更加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