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察益肾化浊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益肾化浊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功能减退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益肾化浊注射液可以降低5/6肾切在鼠血清肌,尿素氮(P<0.01),下调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P<0.05),白细胞介素-8(IL-8)(P<0.05)及肿瘤坏死因子(TNF)(P<0.05)的总体水平,说明益肾化浊注射液可以通过下调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对肾脏的损害,从而延缓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内科血证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地进展。现就血证研究问题,谈谈我们看法。加强临床研究出血是常见内科急症之一。为了加强血证临床研究,突出表现对临床疗效进行攻关,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5.
血宁冲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吐血、便血范畴,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止血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前提。为了提高中医治疗血证急症的水平,我们将《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改制成冲剂,取名血宁冲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等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并与西药治疗组相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统一的辨证标准,对302例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了辨证分型结果。认为:脾不统血证具有与血热妄行证和脾虚不出血等证不相同的临床特征。这些特征的产生在病理上决定于病机,在本文则主要决定于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同时指出,本文对脾不统血证临床特征的认识,尚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加以检验。如此,将有利于对现行有关脾不统血证的辨证标准进行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清代唐容川关于“大黄一味既是气药亦是血药,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论述的基础上,于1976年起试用单味生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第一阶段成果。为了克服口服单味生大黄后有7%的病人发生恶心、呕吐的缺点,并稳定和提高疗效,又研究了中医有关记载,创制了大黄醇提片。同时根据“泻心即泻火,泻火即止血”的传统理论将汉代张仲景所拟泻心汤制成冲剂,定名为血宁冲剂。经与上海、成都、北京等地的二十余个单位协作,对上述两种制剂进行了临床、药理、药化、生药制剂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简称新规划教材)较前几版教材在理论和实践等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我们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给教师在授课的进度安排及授课内容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2例又行CT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17例软骨肉瘤患者中,普通型13例,间质型2例,透明细胞型及去分化型各1例。发病部位包括股骨远端5例,股骨近端3例,髂骨4例,肩胛骨、肱骨远端、尺骨、腰椎、耻骨各1例。膨胀性骨质破坏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分别见于5例和11例。肿瘤有扇贝状分叶边缘13例,瘤内钙化17例。肿瘤CT值等于或低于肌肉CT值,CT增强显示小叶分隔呈弓环状进行性持续强化,小叶自身不强化。结论扇贝状分叶边缘和弓环状进行性强化是各型软骨肉瘤共有的特征性CT表现,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简称新规划教材)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已经进了一定的探讨,为了在教学中能更准确地讲解《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一、鉴别诊断存在的问题1.疾病的鉴别与辨证相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是不同疾病因某些临床表现相近或相同而需要进行鉴别,而辨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的证候间的鉴别,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不同标题下进行讲解,但教材将其内容合二为一,统归属于症证鉴别。如咳嗽病的病证鉴别的1、2条分别为咳嗽特点的鉴别和咯痰特点的鉴别,实际上该内容应当归属于辨证要点。在辨证要点中除辨外感内伤、辨虚实外,当细辨咳嗽和咯痰的特点,来充实外感与内伤及虚与实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辨证要点具有实际的辨证价值,使辨证要点不致于列为形式,对咳嗽的各证候的掌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如风寒袭肺证,是证辨证属外感及实证,其咳嗽的特点为白天多于夜间,咳声重着而急剧,咯痰的特点为清稀色白量多,这样便掌握了外感袭肺的主要临床特征。同样肺阴亏耗证,其咳嗽的特点为多发于午后或黄昏,干咳,咳声短促,或伴声嘶,咯痰的特点为无痰或少痰而粘或痰中带血丝。可见证候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