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19月,我们对442例混合痔患者采用内注消痔灵,外痔切除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物支架术后26个月发生迟发性血栓形成一例 李继武,官学强,季亢挺,杨鹏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温州 32500) 关键词:药物支架;血栓 迟发性 1 病例报告   药物支架术后关于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的报道少见[1]。现报道1例药物支架术后26个月血栓形成的病例。 患者吴××,女性,76岁,温州平阳人。2004年4月于浙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行PCI术,在回旋支中段植入cypher 2.75×23mm支架一枚,术后口服玻立维75mgqd×6个月,拜阿斯匹林100 mgqd、立普妥10 mgqd至今。2006年7月6号因“胸痛5小时”入院,为心前区胸骨后持续性闷痛,向后背放射,伴大汗淋漓。查体:T:37.5℃,HR:86次/分,R:20次/分,BP:156/94mmHg。双肺底可及细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CPK-MB、肌钙蛋白-I呈动态演变,最高分别达200U/L和80.64ng/ml。ECG:急性下壁、侧后壁心肌梗死,心超:左房41mm,左室舒张末内径56mm,EF:43%,下后壁未见明显收缩运 动。入院诊断: 急性下壁、侧后壁心肌梗死。入院后患者胸痛已缓解,予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0天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回旋支支架内明显血栓形成,血流TIMIⅢ级,(见图1),开始考虑有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予sprinter2.0*20mm的球囊8atm*6s扩张一次,再次造影仍见支架内明显血栓,(见图2,3),遂停止介入,给予国产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48小时及低分子肝素加强抗凝等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随访半年无胸痛发作。 2 讨 论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 DES) 的临床应用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后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 但是随着DES广泛地应用,由于药物支架术后血管内皮延迟愈合,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一般是指支架术后1年后出现的血 栓形成。尽管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极低,但国外最新的临床研究发现DES后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有增加的趋势。 Torre-Hernandez JM对200例雷帕霉素支架术后高危再狭窄患者进行平均29个月随访观察发现分别在3、7、26、31个月有4例(2%)发生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ESC2006发布的BASKET-LATE研究结果也发现术后7~18个月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相关事件的增加趋势。目前认为DES术后内皮化延迟、内皮化不完全、瘤样扩张等 [ 2, 3]是迟发性支架血栓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而过早终止抗血小板治疗、肾功能衰竭、分叉病变、糖尿病和低射血分数是血栓形成事件的预测因素。本患迟发性支架血栓形成可能与其罹患糖尿病,射血分数明显偏低,应用玻立维时间短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 Very late thrombosis after implantation of sirolimus eluting stent. Karvouni E, Korovesis S, Katritsis DG. Heart. 2005 Jun;91(6):e45 2 Virmani R,Guagliumi G, Farb A, et al1 Localized hypersensitivity and late coronary thrombosis secondary to a sirolimus2eluting stent: should we be cautious? Circulation, 2004, 109: 70127051 3 Farb A,Burke AP, Kolodgie FD, et al1 Pathologicalmechanisms of fatal late coronary stent thrombosis in humans1 Circulation, 2003, 108: 1701217061  相似文献   
3.
31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在经股动脉PCI后应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B组经桡动脉途径行PCI,C组经股动脉PCI后行传统徒手压迫。结果止血时间A、B组较C组明显缩短;下肢制动时间A组较C组明显缩短,B组无需下肢止动;总卧床时间A组明显少于C组,B组无需严格卧床。A、B组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血肿、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明显低于C组。提示Angioseal闭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操作简单;经桡动脉途径行PC I能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左卡尼汀(L-CN)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诊CHD合并T2DM并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L-CN,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基础治疗。造影结果不适合行PCI治疗的病人被剔除,最终治疗组入选26例,对照组入选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4小时、1周测定心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RP(hs-CRP)。结果总共46例患者PCI术后24小时和1周cTnI和hs-CRP均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血浆cTnI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24小时两组cTnI和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75,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较为明显,PCI术前给予左卡尼汀可显著降低手术所致的心肌损伤,PCI引起的心肌坏死很可能与其触发的炎症反应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抑制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血管重建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NC)组、低O2高CO21周(LH1)组、2周(LH2)组与3周(LH3)组,低O2高CO23周+葛根素(puerarin)用药(LHP3)组,每组8只。将后4组动物放入常压低O2高CO2舱内,舱内吸入气O2浓度为9%~11%,CO2浓度为5%~6%,每天9h,每周6d,连续3周。葛根素用药组于每天低O2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20mg.kg-1)。采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图像分析、氯胺T法、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小血管显微结构、肺动脉管壁I,III型胶原和I,III型前胶原基因的影响。结果:①光镜下葛根素组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轻于低O2高CO2组。②血浆ET含量低O2高CO2组高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低于低O2高CO2组(P<0.01)。血浆NO含量低O2高CO2组低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高于低O2高CO2组(P<0.01)。③氯胺T法发现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O2高CO2组高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低于低O2高CO2组(P<0.01)。④肺组织SOD活力低O2高CO2组低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高于低O2高CO2组(P<0.01)。而MDA低O2高CO2组含量均明显升高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高于低O2高CO2组(P<0.01)。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发现肺细小动脉I型胶原和I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低O2高CO2组高于正常组(P<0.01),葛根素组低于低O2高CO2组(P<0.01)。而Ⅲ型胶原及Ⅲ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改善大鼠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形成和肺血管重建,其改善肺血管重建可能与其抑制肺动脉管壁胶原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约80%与胆管疾病或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此外,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感染、某些药物等因素亦可诱发。本文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脉压指数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脉压指数(PPI)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及对动脉硬化的评价价值.方法:取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用冠脉造影导管于主动脉内测量主动脉内压,得到PPI,同时测定PWV.以PPI<0.400、0.401~0.500、0.501~0.600、>0.601分为四个亚组进行分析,并把PPI与PWV作相应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随着PPI的增加,PWV、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等随之升高.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I与PWV的相关性最佳.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PWV仅与PPI有显著的回归效果.结论:在评价动脉硬化方面,PPI比脉压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运动锻炼能提高正常机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一氧化氮的生成能力,但运动锻炼对慢性低氧时一氧化氮代谢有积极的影响。目的:探讨游泳锻炼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一氧化氮代谢及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se,mPAP)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温州医学院肺心病研究室完成。实验选用3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与模型组(21只)。模型组低氧4周后,又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与游泳锻炼组(13只)。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肺组织、右心室组织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的含量,液体闪烁仪测定[^3H]瓜氨酸的生成量,计算肺组织、右心室组织组织型NOS(tissue NOS,tNOS)、诱导型NOS(induced NOS,iNOS)和原生型NOS(constitutive NOS,cNOS)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游泳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在大鼠mPAP、右心室质量,血浆、肺组织、右心室组织NO2-/NO3-含量、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游泳锻炼组的血浆、肺与右心室组织的NO2-/NO3-的含量和cNOS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游泳锻炼组的mPAP[(19.62&;#177;1.32)mm Hg]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5.19&;#177;1.11)mm Hg](q=12、632,P&;lt;0、01)。结论:游泳锻炼有促使一氧化氮生成增加和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室性心律失常(RV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45.2±16.7)岁.其中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104例[室性心动过速(VT)13例,室性早搏(PVC)91例],右心室流人道PVC 7例.根据是台采用单根消融导管技术,将患者分为两组:(1)单导管组:76例,男27例、女49例,年龄(44.5±16.9)岁;RVOT-PVC 62例,RVOT-VT9例,RVlT-PVC 5例.(2)常规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46.7±16.5)岁;ROOT-PVC 29例,RVOT-VT4例,RVIT-PVC 2例.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消融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单导管组手术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55.23±26.24)min和(9.93±5.32)min]较常规组[(68.37±21.83)min和(12.96±4.54)min]短(t:2.76和3.09,均P<0.01),手术费用(12440.32±761.24)元较常规组(22119.51±1071.07)元节省(t:46.09,P<0.001);其近、远期成功率分别为93.42%(71/76)、97.18%(69/71)与94.29%(33/35)、96.97%(3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符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RVA安全、有效,操作简化,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PVCs/VT起源部位的时钟点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r(R)波高度及s(S)波深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消融成功19例(95.0%),均无并发症发生,失败1例。其中17例消融成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由三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或R波呈Ⅱ〉aVF〉Ⅲ、S或S波呈Ⅲ〉aVF〉Ⅱ的变化趋势;aVL导联的R波逐渐变浅;aVR导联的QS波逐渐变深;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和/或VT者下壁导联的r(R)波高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正相关(P〈0.05),而s(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及aVR导联的QS波深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起源于三尖瓣环的PVCs/V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尖瓣环不同起源PVCs/VT的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将有助于消融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