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疗效及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和第12周末评定Y-BOCS,在治疗前后评定防御方式问卷.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73.8%,对照组有效率为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2,P<0.05);自治疗第8周末开始,研究组在Y-BOCS强迫思维因子分[(8.25±4.29)分]及总分[(16.42±5.78)分]均低于对照组[(11.44±5.54)分,(21.74±4.88)分],在第12周末时Y-BOCS强迫行为因子分[(5.55±3.81)分]也低于对照组[(8.24±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4.65,3.54,P<0.05);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的评分在治疗后[(4.24±1.27)分]较治疗前[(5.74±1.28)分]降低,而成熟防御机制的评分在治疗后[(5.56±1.74)分]较治疗前[(4.01±1.45)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4.44,P<0.05).结论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有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性。方法对4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48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评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SH、TT3、TT4、FT3、FT4水平;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验证FT3与是否患TRD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FT3为自变量,是否患TRD为因变量,分析FT3的降低程度与发生TRD风险大小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ROC曲线评价FT3在TR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非TRD组)比较,起病年龄TRD组[(16.98±2.25)岁]比非TRD组[(23.50±3.38)岁]更早,受教育年限TRD组[(8.53±1.72)年]比非TRD组[(11.04±2.07)年]更短,总病程及本次发病病程TRD组[(10.14±6.47)年,(60.35±23.64)月]比非TRD组[(5.48±4.15)年,(5.00±3.40)月]更长,HAMD总分及其行为阻滞因子分TRD组[(19.09±1.59)分,(8.72±0.98)分]比非TRD组[(15.69±2.38)分,(4.98±1.63)分]更高,甲状腺激素中FT3值TRD组[(3.92±0.15)pmol/L]比非TRD组[(4.16±0.20)pmol/L]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每降低0.1 pmol/L,发生TRD的危险性上升1.006倍[ OR=2.006,95%CI =(1.501,2.68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其95%置信区间为(0.734,0.907)。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病程更长,起病更早,文化水平更低,HAMD总分更高,阻滞症状更重,血清FT3水平更低;FT3对诊断TRD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有言语性幻听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在幻听初起阶段的体验。方法用自拟仅有8个条目的《言语性幻听问卷》(自评)对52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追溯其幻听初起阶段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反应等体验和表现。结果有75%~80.8%的受试者回忆其幻听初起阶段有不同形式的焦虑体验,44.2%的受试者回忆称当时有“幻听”是出现于“脑内”这个主观空间的体验,而且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回忆称当时曾有通过“揣测”、“查找证据”之类的方式来确认幻听内容的行为反应。结论在言语性幻听初起阶段,多数患者都有过某种形式的焦虑体验,半数以上的患者对“幻语声”内容有内隐性强迫核查的行为反应。与其说言语性幻听是知觉障碍,不如说其是思维障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妄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水平。方法:对与抑郁症患者同住的150名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并与全国常模的数据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CSQ中积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而消极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SRS中男性家属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评分及女性家属客观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他们需要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O13- O7-17为时间点,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其次是氯氮平和奋乃静;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83例,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患者9例;使用心境稳定剂患者32例,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者26例;使用抗抑郁药患者1例;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患者23例。结论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注重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使用,兼顾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从医疗用药方面体现了中山市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对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大量文献已证明心理干预不仅对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具有肯定的积极作用,且对其家庭也大有裨益.目前,人们对慢性疾病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上,同慢性疾病作斗争也不再是生物医学的孤军奋斗,心理社会因素在治疗过程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人人皆"赌徒"?赌博行为的历史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作为一种展现了人类好奇心与好胜心的行为,赌博来源于人们与生俱来的预测欲望,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独有的心理特征。形形色色的赌博行为以及千变万化的赌博形式,使赌博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融入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年代和不同阶层人的生命活动中。可以这样认为,在一个人形成自我意识后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他都可能显示出相应的赌博心理和赌博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就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学习自控力量表、SCL-90量表对653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学业成就高组自控力总分显著高于学业成就低组,男生表现明显;女生学业成就高组的SCL-90除"其他"因子外均显著低于学业成就低组。结论自控力强者学业成就高,心理健康水平高自控力是影响男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心理健康是影响女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片)联合喹硫平片(思瑞康)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片以及喹硫平片治疗6周;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各时点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2、4周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BRM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肝脾两大藏象系统之间密切相关,在生理状态下相互促进,如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在病理状态下相互传变,如肝病传脾,脾病及肝,故肝脾不调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理气化湿、祛痰化瘀为主。肠-肝轴是肠道及其微生物群与肝脏之间双向沟通的重要途径,肠道黏膜屏障及肝脏的固有免疫系统对于防止肠道中的有害菌或毒性产物传播至关重要。异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可引起肠黏膜屏障破坏,从而使肠道抗原、细菌及其产物进入肝脏,引发肝脏炎症、损伤,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因子等物质随血液循环至肠道,又可进一步造成肠黏膜缺血、缺氧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加重肠道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肠道微生态紊乱通过肠-肝轴途径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调和肝脾类中药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修复肠黏膜屏障及平衡胆汁酸代谢等方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