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24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监测12只成年日本大白兔肾缺血再灌注前、再灌注后2h、8h及24h肾主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测定上述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 max)、舒张末期速度(Vd)、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 Amax)、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前比较,再灌注2h肾主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8h肾段动脉、叶间动脉RI增高(P〈0.05);再灌注24h肾主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V max升高、RI和PI增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24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超声诊断技术不但反映肾实质情况,还显示肾内血流灌注量,对于跟踪监测病情的发展也十分便捷,因而用于诊断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 jury IRI)有着独特的优势。超声诊断技术可以为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肾IRI提供依据,有助于及早发现肾IRI,并对应相关治疗,从而减轻肾功能损害。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研究进展和未来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腹部彩超和阴道彩超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阴道彩超阴性14例,阳性156例,诊断检出率为91.76%;腹部彩超阴性43例,阳性127例,诊断检出率为7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超诊断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准确性较高,分辨率较高,能够降低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的风险,判断异位妊娠的类型,并与孕酮、血清β-HCG的检测想结合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I/R)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与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5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I/R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I/R组及假手术组又各分为3个亚组。应用CDFI分别监测各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肾组织MPO活性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 2 h亚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I/R 8 h亚组SRA及IRA出现阻力指数(RI)增大(P均<0.05),I/R 24 h亚组MRA、SRA和IRA均出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搏动指数(PI)、RI增大(P均<0.05);假手术组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改变。I/R组MPO活性升高,且24 h内有加重趋势(P<0.05);假手术组MPO活性无明显改变。各组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肾组织MPO活性变化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兔肾I/R 24 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且组织末端血管最先出现改变;兔肾I/R 24 h内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肾组织MPO活性变化呈正相关。CDFI是评价兔肾I/R 24 h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 建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监测各组肾叶间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同一时间点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兔在缺血再灌注时,其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运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测定12只成年日本大白兔肾缺血再灌注前、及再灌注后2h、8h、24h肾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度(Vmax)、舒张末期流度(Vd)、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前比较,兔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在缺血再灌注2h、8h无明显变化,再灌注24h肾主动脉Vmax升高、PI和RI增大(P〈0.05),而Vd及TAMAX无明显变化。结论:频谱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时,其肾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在再灌注24h时方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早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187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早孕期在我院行阴道超声检查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将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妊娠结局及临床病理进行比较,评估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早期妊娠的应用价值。结果 临床病理诊断瘢痕妊娠37例,超声诊断瘢痕妊娠正确31例(83.8%),误诊4例(10.8%),漏诊2例(5.4%)。瘢痕妊娠分3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16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7例,包块型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瘢痕妊娠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敏感度、特异度为0.838和0.998。结论 经阴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孕囊与子宫瘢痕的关系,对早期诊断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