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 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 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 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速尿联合白蛋白对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32例急性脑水肿随机分为持续小剂量速尿(0.1~0.2mg/kg/h,持续15~20h/d)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观察组)16例,常规甘露醇(0.5g/kg/次,间隔4~6h)治疗组(对照组)16例。结果:观察组脑水肿完全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钠明显高过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小剂量速尿联合白蛋白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殊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特殊教育,此过程注意个别化,因材施教。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对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过特殊教育6个月后,受试患儿ABC量表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适应商(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ADQ)、PPV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主要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进步,情绪、异常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特殊教育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出生的138例足月婴幼儿随机分为早教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在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时使用儿心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以发育商(DQ)值表示,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DQ值差异。结果:婴幼儿6个月早教组和对照组的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2个月和18个月早教组的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尽早、长期坚持早期教育是提高婴幼儿智能发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2001~200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制订相应的妇幼卫生政策.方法收集2001~200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广东省5年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59‰,婴儿死亡率为7.15‰,新生儿死亡率为5.44‰,各年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比农村和城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城区水平,农村儿童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也明显低于城区儿童.结论 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要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D)的临床特征,以便早期诊治,减轻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70例住院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1)总结不完全性KD的临床特征;(2)分析不完全KD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高危因素(3)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不完全KD的疗效;(4)随访观察其中的患儿,比较IVIG400mg/kg、1g/kg和2g/kg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 (1)70例不完全KD中结膜充血出现最早,其他临床症状发生出现较晚;(2)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以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最高;(3)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血小板、CRP、ESR和接受IVIG的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4)IVIG400mg/kg较1g/kg和2g/kg治疗组的CAL发生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g/kg和2g/kg治疗组的CAL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指趾端脱皮可以作为不完全性KD的诊断依据之一,而超声心动图对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2)年龄、性别、血小板、CRP、ESR和接受IVIG的时间是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不完全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以冠状动脉扩张最为常见;(3)IVIG1g/kg和2g/kg治疗不完全KD的疗效相似,较400mg/kg治疗KD的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蒋迎佳  李容汉  黄冬平 《广东医学》2005,26(8):1136-1138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毛支患儿70 例随机分成普米克令舒吸入组(甲组)24例,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吸入组(乙组)23例,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交替吸入组(丙组)23例。结果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乙组可迅速缓解患儿呼吸困难,改善心率,又明显优于甲组,但其他疗效甲、乙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交替使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普米克令舒吸入可缩短病程,改善气道梗阻。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毛支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面罩式给氧处理,观察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处理。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促进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治疗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颗粒凝集试验(PA)与实时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病程7d前后、用药后检出率是否有差异,探讨MP感染的早期、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90例,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4组: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岁),分别于入院时留取血清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痰液或鼻咽灌洗液),血清行PA试验检测MP抗体,呼吸道分泌物行实时PCR检测MP-DNA,病程小于7d者待病程超过7d后第2次留取血清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对确诊MP感染患儿治疗后再复查血清及呼吸道分泌物,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病程7d前后、用药后对MP感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A试验检测MP抗体总阳性率为12.8%,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3.3%、13.5%、23.3%和36.8%,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PCR检测MP-DNA总阳性率为13.8%,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14.8%、13.5%、11.7%和15.8%,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优秀生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中优秀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特征。方法:向优秀生家长发放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收回后对有效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优秀生中不同年龄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结论:即使优秀生也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家长应重视对他们心理行为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