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王氏内科作为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内科杂病方面治验丰富,遣方用药颇有特色。新安王氏内科深知"时邪"致病复杂多变,寒热错杂,治疗上以"宣"为大法,或轻宣,或宣化,或宣通,辨证或从三焦入手,健脾化湿,止咳平喘,重视肺脾同治,处方用药善用时方与经方临证加减,并好用药对,时有良效。今探讨新安王氏内科对"时邪"的认识及辨治特色,并举验案几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融合中西医特征数据,研究构建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预测模型。方法 从2017—2022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中选取4 107例数据完整的病例。收集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中医症状及体征共49项指标,采用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变量特征权重值排序,分析DSPN潜在危险因素。使用十折交叉进行验证,通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值衡量模型的性能。结果 DSPN组的平均糖尿病病程比非DSPN组长4年左右(P<0.001)。与非DSPN患者相比,DSPN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口干咽干、视物模糊、小便频多、反应迟钝、面色晦暗、舌紫、脉细、脉涩等中医症状及体征的比例明显更高(P<0.001)。DSP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AUC为0.945 3,准确度为87.68%、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92.7%、阳性预测值为78.7%、阴性预测值为90.72%。结论 中西医特征数据融合对DSPN早期诊断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诊...  相似文献   
3.
《素圃医案》系清代江浙名医郑重光晚年所著之医案集,郑重光为火神派前期医家,用药处方为典型的火神派风格。其论证以阴证为多,辨证以脉诊为重,诊治以温补见长,临床多用姜桂、附子起病,不啻见垣一方。《素圃医案》4卷共184例,"女病治效"34例,其中附子之用高达21例。自谓扶阳医家,擅用姜附,特色鲜明,遵循古训,却不囿于女病之限。文章将对郑重光在"女病治效"之附子的妙用作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4.
总结《本草备要》论生半夏、各类半夏炮制品的药性、用法、功用。汪昂深谙半夏特性,对半夏论之甚详,独有见解;对半夏的炮制进行了阐述,其记载的"飞霞造曲十法",是对半夏炮制工艺的一大补充;擅用生半夏、半夏炮制品治病,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从《王仲奇医案》中采撷郁证验案2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经典著作论著,结合王仲奇学术思想,阐释王氏郁证验案,综合分析其辨治方药特色,揭示王氏对郁证的辨治方药特色。王仲奇常以宣郁舒肝,宽胸利咽,养心安神;舒肝和胃、温胆活络,注重调摄精神,调整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徐春甫所著《古今医统大全》中治疗消渴方剂的用药规律,以及高频药对治疗消渴的相关机制。方法 基于《古今医统大全》搜集治疗消渴的66首方剂构建中药数据库,使用Office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26.0分别对所用中药进行使用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类、关联规则、聚类规则及药物因子的分析,通过BATMAN-TCM对高频关联药对人参-麦冬的潜在靶点进行疾病与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的两种功能分析。结果 66首治疗消渴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48味,用药频数达563次,使用频数前5位分别是人参、甘草、天花粉、茯苓、麦冬。所用中药药性以寒温并用,药味以甘、苦、辛并举,归经以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为主,前两种功效类别为补虚药与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7对中药2项关联组合,16组3项关联组合,其中人参-麦冬是2项关联中支持度最高的用药组合,关联图中人参-甘草-麦冬之间关系紧密。聚类分析得到9组药物,因子分析得到10个公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出人参-麦冬药对潜在靶点关联的疾病247种,KEGG通路157条,与消渴相关的疾病有4种,相关通路有14条。结论 徐春甫以及各古代医家结合消渴阴虚燥热的基本病机,法以养肺降火润燥、清热理气和胃、滋阴补肾固精,寒温并用治疗消渴,治疗以白虎加人参汤、三黄丸、人参白术汤、六味地黄丸之类等方为主,人参-麦冬药对治疗消渴存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14条可能的作用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归纳新安王氏医家王任之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挖掘其在不寐治疗、处方用药方面的规律和特色。方法从《王任之医案》中选取王氏治疗不寐的有效处方93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所用药物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22.0分别对用药频数、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矩阵。结果用药频次≥11次的药物有酸枣仁、远志、茯神等28味,常用二项药对包括茯神、酸枣仁,远志、酸枣仁等。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反映共使用安神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等17类药,其中安神药总用药频次最多。因子分析得到五味子、玉竹,蒺藜、牡蛎、夏枯草,酸枣仁、茯神、龙齿、珍珠母等9组药物组合。结论王任之辨治不寐重视心、肝、脾、肾四脏的论治,法以宁心安神为主,并佐通阳和腑,治以养心、宁神、清脑、强肾之剂,不寐解矣。  相似文献   
8.
基于《吴氏医验录》,整理吴楚辨治"寒入血室"证的学术特色。撷取吴楚在案中首次提出"寒入血室"之证的经典医案一则,分别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吴氏认为,既有"热入血室"之证,遇此妇人之奇病,辨之为"寒入血室"证,详释其病因,并从肝论治,以温药舒之,寥寥数味,只一剂便愈。通过探析吴楚临证治验中体现"寒入血室"证的学术创新,继承与发扬这一新安医学辨证特色,以拓宽现代内科、妇科的临床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院校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医院开展强化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论文分别从中药炮制学科与中医专业的关系、中药炮制知识与临床用药的关系、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炮制研究、强化中医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意义四方面深入分析,提出强化学生中药炮制实践教学的基本措施,以提高学生中药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专业本科生的整体专业素质,为培养更全面的中医药专业毕业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王仲奇医案》从暑湿交蒸、湿漫三焦、邪伏膜原、午后发热四个方面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辨治“湿温”的特色。王仲奇认为暑湿交蒸宜清暑化湿,常用佩兰、青蒿、通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桑叶之类;湿邪弥漫三焦应以畅通三焦气机为要,责之白豆蔻、枳壳、大腹皮、橘叶、杏仁、佩兰、法半夏、青蒿、茯苓之属;邪伏膜原则以疏利膜原为急,多以吴又可之达原饮加减;午后发热经久不愈多以寒凉清解、淡渗利湿为法,偏喜连翘、金银花、栀子、薏苡仁、青蒿、滑石、郁金之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