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用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评估脑瘫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研究语言理解与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构音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47个月的脑瘫患JL136例,分别用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66、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及黄昭鸣-韩知娟词表测试患儿的言语理解能力、粗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及构音清晰度;统计患儿语言理解迟缓的发生率,对语言理解能力做年龄.性别维度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并检验语言理解与粗大、精细运动及构音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76.5%的脑瘫患儿语言理解能力迟缓或严重迟缓;②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12.524,P〈0.001),不同性别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没有显著差异(F=0.140,P〉0.05);③词语理解能力与月龄、构音清晰度.精细运动能力、粗大运动能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43(P〈0.001),0.659(P〈0.001),0.673(P〈0.001),0.527(P〈0.001)。结论语言理解迟缓在脑瘫幼儿中发生率高;脑瘫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与粗大。精细运动及构音能力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其语言康复应该引起家长.治疗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言语语言治疗研究的特点,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言语语言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00~201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归类、统计,从发文年份、研究对象、发文单位、期刊分布、文献体裁5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①年文献发布量与年份存在正相关,但文献数量仍较少;②成人研究对象范围狭隘,以脑损伤患者为主;儿童研究对象种类较丰富,听障、脑瘫患儿研究较多;③医院发文最多,其次是研究机构与高校、公办康复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④非康复类医学刊物登文最多,其次是康复类医学刊物和教育刊物;⑤经验交流类文献最多,其次是论著类文献和综述类文献,技术革新类文献最少.结论 我国言语语言治疗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文献较少;在患者群、实施主体、交流平台、参与学科等方面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VCTC),并建立上海地区的参考标准,以用于低龄儿童言语障碍筛查及言语障碍儿童言语理解能力评估。方法:从儿童词语获得的规律出发,结合言语障碍儿童在词语理解方面的特点,编制试用测题。抽取138例2—4岁普通儿童,对试用测题进行项目检验,从鉴别力和难度两个角度对试用测题进行筛选。最后,抽取120例2—4岁普通儿童,对测验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因而得出上海市2—4岁普通儿童的参考标准。结果:通过项目检验,由40道测题组成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对测验进行分半相关分析和α系数分析,分半信度系数与α系数均为0.82,说明本测验总体上是可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儿童在测验中取得的成绩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33.91,P<0.01),说明测验的编制符合儿童言语发展规律,能够反映不同年龄儿童在言语理解方面的不同水平。结论: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的编制过程符合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规范,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难度较低、操作简便,适用于言语障碍儿童的筛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方法:随机选取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AIS组,选取14例健康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用Tetrax静态平衡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在8种姿势下的静态平衡功能。结果:不同姿势下AIS组的体重分配系数、傅立叶协调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IS组不同姿势下的稳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AIS组的跌倒指数平均为50.3±31.9,对照组的跌倒指数平均为13.3±8.3,AIS组潜在跌倒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稳定性降低,具有中等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瘫家庭使用康复辅具配合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脑瘫的患儿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在医疗机构进行每周3次的综合康复治疗,不同的是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家长每天使用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项和88项评估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66项总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51±13与44±15(t=-7.473,P=0.000),对照组42±17与38±16(t=-3.580,P=0.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卧位与翻身功能区外,两组患儿GMFM88项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跑跳功能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卧位与翻身:F:4.59,P=0.036;坐位:F=6.40,P=0.014;行走与跑跳:F=4.35,P=0.041。结论在医疗机构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辅具进行家庭康复,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探讨儿童交流障碍相关核心术语、疾病诊断标准、功能诊断标准和整体康复方案。 方法 运用ICD-11、美国言语治疗师协会(ASHA)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的相关标准,分析儿童交流障碍的核心术语。运用ICD-11分析儿童交流障碍的疾病诊断标准。运用ICF-CY分析儿童交流障碍功能诊断标准。依据ICF-CY和ICHI构建儿童交流障碍整体化与结构化康复方案。 结果和结论 儿童交流障碍相关的核心术语有“发育性语言障碍主要伴语用语言损伤”“交流”“交流-生成”“交流-接收”等。儿童交流障碍是以社会交流受限为典型特征的障碍,是儿童发育迟缓的典型障碍表现,疾病诊断命名为“发育性语言障碍主要伴语用语言损伤”(6A01.22),属发育性语言障碍(6A01)的一个亚型。儿童交流障碍相关功能涉及与言语-听觉相关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以及交流活动,交流活动涉及交流-接收(d310-d329)、交流-生成(d330-d349)、交流和使用交流设备与技术(d350-d369),个人因素涉及儿童健康相关行为。结构化的儿童交流障碍综合康复解决方案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4个层面,干预方法可分为评估类、训练类、教育与咨询类以及社会心理支持类。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急诊患者常需在科内进行输血、输液、留取各类标本及到各个医技科室进行检查,且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转送到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病房、观察室进行治疗等,在与各科进行交接时,交接过程常会因信息不准确出现医疗差错而引起医疗纠纷,增加患者的痛苦。从2011年起,我院急诊、危重患者、三无人员、语言障碍者均使用腕带,它是确认患者在院期间的重要信息标识。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irani评分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F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1-11个月的患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低于FMQ,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GMQ、FMQ、TMQ在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FMQ在不同年龄组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GMQ、FMQ、TMQ和Pirani评分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能区分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正常与否,但不能有效地反映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讨论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根据汉语言环境下儿童“词语、词组、句子”的语言发展规律及其获得手段的研究成果,提出以“学词语、学词组、学句子”为主线的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干预体系,并介绍该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实践操作,以及该体系与定量评估(A)、实时治疗(T)和疗效监控(M)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言语重读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言语流利性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44例5~7岁痉挛型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时言语重读训练,每组患者共训练10次,每次30分钟,每日至多1次,在3周内完成。在治疗前、后均选择梁峻波改编版《唱歌篇》进行言语流利性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模仿跟读语言任务下语速、停顿、拖延与重复的评估结果,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言语速率、构音速率、停顿次数、停顿时长、拖延次数、拖延时长与重复次数等7个言语流利性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7个言语流利性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分别为2.08±0.15个/秒、2.83±0.18个/秒、18.41±1.62个/秒、12.28±1.36秒、17.59±2.04次、10.37±1.51秒、3.00±1.23次,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60±0.06个/秒、2.56±0.12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