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1病史患男性,64岁,目畏寒、发热、气喘伴咳腔冻样粘疾两周,于1996年7月31日住院。既往有慢支病史15年,近两年合并有骨髂纤维化症,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及羟基脲、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地震导致的挤压综合征一旦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mnltiple organ failure,MOF)则预后非常差,死亡率极高[1].对挤压综合征及时和有效的救治是目前急救医学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Marfan综合征脊柱侧弯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侧弯畸形进展较快,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许多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这又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的:观察CD矫正法重建Marfan综合征患者脊柱功能效果。 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 对象:选择1999-05/2003—0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收治严重脊柱侧弯的Marfan综合征患者8例。单侧弯2例,双侧弯6例,Cobb角平均为88&;#176;,4例心肺功能轻度不全,2例心肺功能中度不全。 方法:患者全麻下采取俯卧位,定位后取后路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直至横突根部,应用CD矫正法(如CD,CD-Horison,TSRH,USS等),在脊椎的多个节段置钩或钉。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术后Cobb角,身高、植骨融合和心肺功能变化的情况. 结果:随访12个月,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8例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脊柱侧弯均得到了有效矫治,身高增加5—8cm,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满意,植骨均得以融合,校正后丢失的Cobb角度少于25&;#176;。 结论:CD矫正法在矫正侧弯的同时可有效矫正合并有旋转畸形者,而且撑开力大,为多节段框架式固定,撑开张力较平均分布,不易发生脱钩,折棒等并发症。采用了选择性的多节段固定和去旋转力,三维纠正效果好,可满意重建躯干平衡、防止术后失偿、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纠正丢失少,术后不需外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地震严重挤压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4例患者共11处地震严重挤压伤所致感染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减张切口及骨外露创面扩创后应用VSD治疗。结果 4例患者应用VSD 治疗7~10 d后,所有创面均可见新鲜、平整的肉芽组织生长。其中1例患者创面二期闭合;2例患者创面因伴骨外露而再行植皮和皮瓣转位术,均成活良好;1例患者的一处创面愈合延迟,4处减张切口创面经二次减张缝合后二期闭合。结论 VSD可减少严重感染的挤压伤患者的用药时间,减轻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利尿药临床应用广泛,除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组织水肿外,还作为基础降血压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介绍如下,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6例临床分析梁山县人民医院(272600)李占玉王翠兰1990~1996年,我院收治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6例(年龄52~76岁),其中3例肺心病并前壁心肌梗塞,5例并典型心绞痛(5例中,3例心电图示左室面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T波...  相似文献   
7.
挤压伤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的肌肉丰富部位受到长时间挤压后,出现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并由此引发以急性肾脏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胰岛细胞抗体 (ICAs)的存在是 1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包括多种形式 ,主要有胰岛素瘤相关蛋白(IA) 2、谷氨酸脱羧酶 (GAD) 65抗体。本文旨在研究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IA 2、GAD 65抗体亚型及克隆性是否存在差异。设计与方法 对 4 85名欧洲人进行IA 2、GAD 65抗体主要亚型及克隆性测定 ,研究对象分 4组 :52例新近诊断的 1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5~ 36岁 ,平均2 0岁 ,女性 18例 ) ;199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30~ 75岁 ,平均 57岁 ,女性 10 1例 ,平均病程 4a) ;34例 1型糖尿病高危孪生子 (父或母为 1型糖尿病 ) ;2 …  相似文献   
9.
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病和左室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占玉  孙伟  丁振灿 《山东医药》2005,45(31):50-51
对7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d治疗,共6个月,结果服药后患者血压显著降低,左室质量指数减少。提示左旋氨氯地平有效降低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并有抗左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段对侧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方法 将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和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1d、7d、1个月、3个月、1年共5个时间组,每组5只。采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定量评价大鼠左前肢代表区内的可塑性变化。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组在原前肢代表区内可诱发出不同的运动类型,包括左侧胡须、下颌、颈部和左下肢4个部位点的运动,但只有颈部位点自始至终占据着术前前肢代表区。结论 成年大鼠的运动皮层仍具有可塑性,术后对侧运动皮层在术前前肢代表区发生了功能重组,并且这种功能重组是动态变化的。瘫痪肢体以上最临近部位的肌肉控制力其代偿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