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脾片移植对严重创伤脾破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自体脾片移植对严重创伤脾破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同期因严重创伤后脾破裂患者69例随机分为单纯脾切除组和脾片移植组。单纯脾切除组行单纯脾切除术,脾片移植组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术。分别于术后第1、7、28天检测CD3、CD4、CD8、CD4/CD8、CD16+56、CD69、CD3^+/HLADR^+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各项指标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8天脾片移植组CD3、CD4、CD4/CD8、CD16+56、CD69、CD3^+/HLADR^+均明显高于脾切除组(均为P〈0.05),CD8明显低于脾切除组(P〈0.05)。结论脾片移植对提高早期严重创伤脾破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不甚显著,但对后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活性的作用明显,故应提倡在行脾切除术同时行自体脾片移植。  相似文献   
2.
After serioustrauma,thei mmunefunction ofpatients was inhibited, particularly the cellulari mmunity function,not only increased the infec-tionincidence rate,but also,after the infectionoccurrence,was apt toleadto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 ( MODS) ,which was the main cause of deathfor traumaticpatientsin thelate stage(1).The present study,onthe basis of superiority of Astragalus injection(AI) in actingto strengthen and regulatethei m-munityfunction,triesto explorethe ef…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2002年底开始,采用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措施,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创伤急救队伍,经过3年的运转,大大提高了医院危重型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医院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进行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的研究,探讨综合性医院急救中心一体化运转的模式。即以急诊"绿色通道"为基础、集"诊、治、疗"为一体,打破学科围墙,建立以急诊创伤外科和急诊内科为主体、其他各学科群支撑的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该模式运转4年来,取得一定成效。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从2002年的87.2%增长至2006年的93.8%。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建立急诊科专业医护队伍,为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急诊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3年间收治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ISS≥25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171例,占92.4%;非手术治疗14例,占7.6%,早期采用低压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方法处理创伤失血性休克,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并于术后应用黄芪调节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本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经急诊救治后,存活168例,死亡17例,救治存活率为90.8%,死亡率9.2%。结论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下的综合治疗对于危重型多发伤的救治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爆震伤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爆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方法 对一组共 7例乙炔钢瓶爆炸致伤病人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我院急救中心“诊、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成功救治 ,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①急救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至关重要 ;②爆震伤病人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③延迟复苏、低压复苏抗休克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对爆震伤病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糖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空腹血糖和CRP水平,并与同期68例轻度多发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创组第1、3、7天的CRP和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第1天创伤严重度评分与相应时相血糖水平正相关(P〈0.05),与相应时相CRP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后血糖和CRP水平的高低与创伤严重度呈正相关,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单克隆抗体激活p75TNFR信号通路,观察对小鼠脑创伤后关键炎症信号转导通路p38MAPK活化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参照Feeney等的自由落体法制作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炎症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p38MAPK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注射了D8F2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 创伤后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则低于创伤组,且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创伤后体内p38MAPK迅速激活至较高水平,治疗组则低于创伤组,且下降更快.结论 在小鼠脑创伤模型中D8F2能通过抑制p38MAPK活化,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对脑创伤小鼠炎症损害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型多发伤合并重度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问70例危重型多发伤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各35例。观察临床症状和测定肝肾功能、血清IL-1β、IL-6、TNF-α、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48h和D120h两组血清IL-1p、IL-6、TNF-α、PCT和hs-C1LP均有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应用能有效降低危重型多发伤合并重度感染和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11年5月收治需手术治疗并输血的腹部创伤患者共386名。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93例。研究组采用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用同种异体输血。记录腹部创伤患者急救期的回收血量、洗涤血量和回输血量,分别监测其输血前、输血后1 h及输血后24 h生命体征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输血前、输血后24 h及输血后5 d 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研究组193例患者腹腔内积血和术中出血全部回收和回输成功,患者术中平均回收血量(2 196±620)mL,平均洗涤红细胞悬液量(5 172±615)mL,回收率为89.3%。对照组193例患者输血量400-2 200 mL,平均(910+276)mL。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项监护指标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CD8+、CD4+/CD8+显著减少,研究组CD8+、CD4+/CD8+也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IL-6、IL-8均升高,但研究组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IL-6、IL-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腹部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