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自行脱落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143例,其中行T管外引流71例(T管组),放置自行脱落支架内引流72例(支架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支架组术后住院时间6.48±1.14天,短于T管组的7.99±1.4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发生并发症5例(6.94%),包括胆漏4例(5.56%),胆汁性腹膜炎1例,T管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4.23%),包括胆漏2例(2.82%),胆汁性腹膜炎1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无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自行脱落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安全有效,且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应用标准残肝体积(SRLV)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评估半肝手术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27例行半肝切除并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资料,术前CT测定肝脏总体积、瘤体体积、残肝体积,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的半肝标本的体积,计算SRLV;采用IBM SPSS 25.0完成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χ2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因素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水准P<0.05。 结果半肝切除患者病理分期肝纤维化S2~S4期SRLV临界值均为0.329 L/m2,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患者13例,其中肝纤维化S2~S4期SRLV临界值均亦为0.329 L/m2; Child-Pugh分级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52.2%,而新评价模型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100.0%(P<0.05);Child-Pugh分级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25.0%,而新评价模型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88.2%(P<0.05)。 结论SRLV联合是评估HCC行半肝切除安全指标;Child-Pugh分级联合肝瞬时弹性值的新肝储备评估模型对半肝手术患者储备功能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其中20例(治疗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30例(对照组)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胆汁胆固醇浓度(biliary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BCC)及胆囊黏膜上皮A型胆固醇受体(cholecystokinin-A receptor,CCK-AR)蛋白表达强度,明确BCC与CCK-AR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黏膜上皮CCK-AR蛋白表达强度,同时用生化方法检测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浓度,观察结果特点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所有标本胆囊黏膜上皮CCK-AR呈阳性表达,其中13例呈弱阳性表达,9例呈中阳性表达,12例呈强阳性表达.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浓度在CCK-AR弱阳性组,CCK-AR中阳性组,CCK-AR强阳性组分别为(14.44±5.51) mmol/L,(11.68±3.41) mmol/L和(6.96±1.19) mmol/L,与CCK-AR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702,P=0.000).结论 胆汁胆固醇浓度可作为评估胆囊黏膜上皮CCK-AR分子蛋白表达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粒(EPI-PBCA-MNPS)并进行表征,进一步分析该药在大鼠肝脏分布情况,研究其靶向性。方法 在EPI-PBCA-NPS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微乳液反相界面聚合法制得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粒(EPI-PBCA-MNPS),然后表征;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EPI组(表阿霉素组)、B组为EPI-PBCA-MNPS组;C组为EPI-PBCA-MNPS+磁场组,并分为两个亚组,实验中测定血浆中表阿霉素浓度即C非靶区肝组和测定肝脏内肝组织中表阿霉素浓度即C靶区肝组。每组15只,分别通过尾部静脉注射,观察各组靶向分布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符合正态分布。检验水准a=0.05。结果 EPI-PBCA-MNPS粒径为(151.3±29.6)nm,分布均匀,胶体溶液长期稳定,平均包封率为(80.26±14.22)%,平均载药量为(14.64±2.13)%,饱和磁化强度为:0.34 KA/m;尾部静脉给药后,肝脏组织中表阿霉素浓度较高,其药物最高浓度提前至5 min,并明显减少了在脾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使肝脏组织中的分布显著提高。在磁场环境中,C靶区肝组中表阿霉素浓度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C非靶区肝、A组及B组(P0.05)。结论 EPI-PBCA-MNPS具有较好的磁感应性,大鼠静脉注射并在磁场环境中能够显著提高表阿霉素在靶肝区聚集的程度,并进一步降低表阿霉素在其他非靶肝区聚集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的临床特点,应用Clavien-Dindo分级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肝切除术的9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使用Clavien-Dindo分级评估并发症。结果高龄组(≥70岁,70~82岁,3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70岁,29~67岁,60例)(12例vs 3例,P0.001),合并糖尿病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8例vs 4例,P=0.031),其余一般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腹水、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肺炎发生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是安全的,Clavien-Dindo分级有利于肝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总体评价,但仍需针对专科进行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34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保胆组)及同期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切胆组),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在保胆组明显延长(124.56 min vs 78.50 min,P<0.01);平均住院费用在保胆组明显增加(10 970.85元vs 8 666.72元,P<0.01);保胆组术后发生腹泻或腹胀的患者例数少于切胆组,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vs6例,P =0.26);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内出血例数、术后胆漏例数及术后切口感染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过程中,保胆组有1例患者结石复发,在切胆组未出现再患胆总管结石患者.结论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合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然而,这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并且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344例接受手术的HCC患者资料。取HCC组织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D-L2蛋白表达与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且是首次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0例病人中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11例患者接受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本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共出现4例,为甲状旁腺损伤。成功随访27例,术后复发2例,复发时间1到3年。结论:淋巴结清扫不宜常规进行;推广规范化手术,加强技能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在肝切除术安全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73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正常胆红素组(22例)与总胆红素>19μmol/L,直接胆红素<8.5μmol /L的高胆红素组(51例)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肝切除术后的肝衰竭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总胆红素低直接胆红素患者与正常胆红素患者具备同样的肝切除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